“保护的责任”:冷战后西方人道主义介入的理论研究

被引:11
作者
邱美荣 [1 ]
周清 [2 ]
机构
[1] 同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
[2]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关学院
关键词
人道主义干预; 保护的责任; 安理会授权; 当事国同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502 [发达国家(总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冷战结束以来,"保护的责任"逐渐成为西方国际干预的"指导原则"。它强调国家主权中所蕴含的保护国民免于严重的人道主义罪行的责任,以及国际社会在国家未能提供这种保护时所负有的保护责任。通过强调保护弱者或者受害者的道德必需和共同人性,"保护的责任"试图建构人道主义干预的国际共识,用道德框架界定西方在"人道主义秩序"中的权力和角色。但由于"保护的责任"是在"人道主义介入"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无法避免西方固有的权力政治模式,因而在执行"保护的责任"中曾发出试图突破安理会授权和当事国同意的冲动的声音,由此引发发展中国家的担心和质疑。因此,"保护的责任"虽然在观念上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接受,但目前尚未成为一种新的国际规范。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38+162 +162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国际人权保障机制中的“保护责任”研究 [J].
刘波 .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11, (04) :40-47
[2]   履行保护责任:规范实施与观念塑造 [J].
赵洲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7 (04) :109-116
[5]   联合国人权领域改革及其影响 [J].
邱桂荣 .
现代国际关系, 2007, (07) :30-35
[7]   国家保护责任三题 [J].
曹阳 .
河北法学, 2007, (04) :79-82
[8]   保护的责任对现代国际法规则的影响 [J].
李杰豪 .
求索, 2007, (01) :101-103
[9]   评析保护责任 [J].
李斌 .
政治与法律, 2006, (03) :72-78
[10]   “保护的责任”与现代国际法律秩序 [J].
李寿平 .
政法论坛, 2006, (03) :99-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