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把”字句运用中的回避现象及“把”字句的难点

被引:32
作者
刘颂浩
机构
[1]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
关键词
“把”字句; 回避; 使用不足; “把”字句难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46 [近代、现代语法];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本文以“把”字句为例,对回避的标准和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对“把”字句的难点提出了新的看法。文章把回避现象分为“回避”和“回避倾向”两种,严格意义上的“回避”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回避倾向”则是研究人员对学习者言语行为偏移的一种推测性解释。文章指出,确立回避倾向,必须参照本族人的使用情况。文章讨论了回避的三种原因:难点回避,习惯转移,文化回避。并且指出,一般提到的“把”字句的错误,有一部分实际是“非把字句错误”。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留学生使用“把”字句的调查报告 [J].
余文青 .
汉语学习, 2000, (05) :49-54
[2]   第二语言学习中回避现象分析 [J].
阮周林 .
外语教学, 2000, (01) :19-23
[3]   论“把”字句的句式语义 [J].
张伯江 .
语言研究, 2000, (01) :28-40
[4]   “把”字句的句法、语义、语境特征 [J].
金立鑫 .
中国语文, 1997, (06) :415-423
[5]   留学生“把”字结构的表现分析 [J].
熊文新 .
世界汉语教学, 1996, (01) :81-88
[6]   母语对学习目的语的干扰──对“回避行为”的一点质疑 [J].
林汝昌 .
外语教学 , 1995, (01) :7-11
[7]   “把”字句的语义类型 [J].
吕文华 .
汉语学习, 1994, (04) :26-28
[9]  
韩国学生习得“把”字句情况的考察及偏误分析[D]. 林载浩.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1
[10]  
外国人汉语学习过程中的回避策略分析[A]. 罗青松.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