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条件下免耕对复播油葵土壤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蒋桂英 [1 ]
魏建军 [2 ]
刘建国 [1 ]
张全枝 [1 ]
周贵龙 [1 ]
焦晓玲 [1 ]
杨宏伟 [1 ]
机构
[1] 不详
[2] 石河子大学新疆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4] 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
[5] 不详
关键词
滴灌; 免耕; 复播油葵; 水分动态; 水分利用效率;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2.06.050
中图分类号
S565.5 [向日葵];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分析比较滴灌免耕、滴灌翻耕、漫灌免耕和漫灌翻耕4种处理措施对土壤含水量、土壤水分入渗率、土壤贮水量以及复播油葵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情况,以了解滴灌免耕技术对绿洲农田水分动态变化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免耕栽培技术与常规翻耕漫灌相比,滴灌、免耕,特别是两者的叠加效应使耕层土壤长期保持浸润状态,可改善根层内的土壤水分分布;同时可减少水分过度蒸发,增加0-30cm土层土壤贮水量及含水量,提高土壤入渗能力,但耕层以下土壤水分变幅相对较小。滴灌免耕产量较常规翻耕漫灌增加11.9%,生育期耗水量节省了31.8%,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64.2%。采用滴灌免耕技术可以提高复播油葵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引用
收藏
页码:301 / 30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滴灌模式对棉花根系分布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刘梅先 ;
杨劲松 ;
李晓明 ;
刘广明 ;
余美 ;
王进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S1) (S1) :98-105
[2]   轮作条件下免耕对黄土高原旱作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 [J].
郭晓霞 ;
刘景辉 ;
田露 ;
李立军 ;
赵宝平 ;
张向前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10) :112-117
[3]   新疆北部膜下滴灌棉田的蒸散特征 [J].
刘净贤 ;
周石硚 ;
晋绿生 ;
王进 ;
杨景辉 .
干旱区研究 , 2012, (02) :360-368
[4]   半干旱区夏闲期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及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侯贤清 ;
韩清芳 ;
贾志宽 ;
李永平 ;
杨宝平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9, 27 (05) :52-58
[5]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武威绿洲灌区冬小麦水分利用的影响[J]. 冯福学,黄高宝,于爱忠,柴强,陶明,李杰.应用生态学报. 2009(05)
[6]   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J].
姚宇卿 ;
王育红 ;
吕军杰 ;
李俊红 ;
丁志强 ;
张洁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8, (02) :249-251+256
[7]   免耕秸秆覆盖对旱作农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J].
李玲玲 ;
黄高宝 ;
张仁陟 ;
晋小军 ;
Guangdi LI ;
Kwong Yin CHAN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5) :96-98+118
[8]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旱作农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J].
李玲玲 ;
黄高宝 ;
张仁陟 ;
晋小军 ;
Kwong Yin CHAN .
生态学报, 2005, (09) :2326-2332
[9]   保护性耕作对旱地麦-豆双序列轮作农田土壤水分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J].
郭清毅 ;
黄高宝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3) :165-169
[10]   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动态变化及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J].
许迪 ;
R.SchmidA.Mermoud .
农业工程学报, 1999, (03) :1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