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原生质体制备、再生及单核体荧光鉴定

被引:8
作者
韩增华
张丕奇
戴肖东
孔祥辉
马庆芳
张介驰
机构
[1] 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黑木耳; 原生质体; 再生; 单核体; 荧光核染色;
D O I
10.16488/j.cnki.1005-9873.2008.03.006
中图分类号
S646.6 [木耳(云耳、黑木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了黑木耳原生质体制备、再生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原生质体制备最佳条件是酶解温度31℃、酶浓度1.0%、菌龄5 d、酶解时间4 h,原生质体再生的最佳条件是酶解温度27℃、酶解时间4 h、酶浓度1.5%、菌龄11 d。稳渗剂种类对黑木耳原生质体再生率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0.5 mol/L蔗糖为稳渗剂,各黑木耳菌株的原生质体再生率最高。HW2号菌株原生质体经核染色其单核化比率最高;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菌丝核相,单、双核清晰可辨。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黑木耳原生质体再生株选育高产菌株研究 [J].
郭砚翠 ;
刘凤春 ;
王雅茹 ;
李国华 ;
王玉文 .
食用菌学报, 1994, (02) :7-10
[2]   双孢蘑菇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优化 [J].
孙溪 ;
郭成金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32-35
[3]   茯苓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的研究 [J].
王伟霞 ;
李福后 .
菌物研究, 2006, (04) :65-68
[4]   白灵菇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研究 [J].
李轶超 ;
马淑凤 ;
李书倩 ;
刘长江 .
食用菌, 2006, (02) :10-13
[5]   茶薪菇原生质体制备及诱变的研究 [J].
张渊 ;
王谦 ;
张筱梅 ;
张焕英 .
中国食用菌, 2004, (03) :15-17
[6]   姬松茸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研究 [J].
张卉 ;
刘长江 .
微生物学杂志, 2003, (03) :18-20+23
[7]   木耳原生质体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J].
何培新 ;
罗信昌 ;
李来泉 ;
王秀建 .
河南职技师院学报, 2001, (02) :21-24
[8]   灵芝原生质体分离与再生研究 [J].
李刚 ;
李宝健 .
菌物系统, 1999, (01) :79-88
[9]  
Release of protoplasts from Schizophyllum commune by a lytic enzyme preparation from Trichoderma viride. Vries,OMH,Wessels,JGH. Journal of General Microbiology . 1972
[10]  
食用菌研究法[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杨新美主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