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结构抗震减震措施与研究方法探讨

被引:32
作者
孙铁成 [1 ]
高波 [1 ]
叶朝良 [2 ]
机构
[1]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
[2] 石家庄铁道学院土木学院
关键词
隧道及地下结构; 抗减震措施; 分析方法; 研究现状;
D O I
10.13807/j.cnki.mtt.2007.03.001
中图分类号
U451 [隧道结构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由于地下结构一直被认为有较好的抗震性能,所以对其抗震减震的理论研究较少,实际工程中采取的抗震减震措施仅仅停留在经验阶段。通过对地下结构抗震减震措施及其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对目前地下结构的震害特点、抗震减震措施和理论分析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表明,地下结构的破坏过程主要受地震位移场的控制,与加速度场的关系不明显,所以应尽快修订《铁路抗震设计规范》中有关隧道抗震部分的条文;高烈度地震区的隧道抗震减震措施的耦合技术、减震机理与随机响应分析及动力可靠度的关系、洞口结构抗减震技术以及不同地震烈度下的设防长度、基础处理技术和减震层参数之间的联系等方面需加强研究。这些成果将为高烈度地震区进行的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10 +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地震区隧道稳定性分析方法 [J].
许增会 ;
刘刚 .
公路, 2004, (10) :189-193
[2]   地下结构抗震研究方法及其现状 [J].
于翔 ;
陈启亮 ;
赵跃堂 ;
王明洋 ;
国胜兵 .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5) :63-69
[3]   高烈度地震区浅埋大跨隧道施工技术及抗震材料 [J].
周德培 .
现代隧道技术, 2001, (02) :1-4
[4]   地震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似分析 [J].
许增会 ;
宋宏伟 ;
赵坚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4, (01) :44-47
[5]   地震区隧道稳定性的定性判断方法 [J].
许增会 .
公路交通技术, 2005, (03) :152-155
[6]   隧道的两种减震措施研究 [J].
高峰 ;
石玉成 ;
严松宏 ;
关宝树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02) :222-229
[7]   隧道洞口段的抗震设防长度 [J].
高峰 ;
石玉成 ;
严松宏 ;
关宝树 .
中国公路学报, 2006, (03) :65-69
[8]   强震区隧道洞口段的动力特性研究 [J].
周德培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98, (01) :3-5
[9]   地下结构的抗震设计 [J].
林皋 ;
梁青槐 .
土木工程学报, 1996, (01) :15-24
[10]   围岩-隧道衬砌结构体系的减震研究 [J].
王志杰 ;
高波 ;
关宝树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1996, (06) :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