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水植物与生态浮床组合对水产养殖污染控制的研究

被引:34
作者
罗思亭
张饮江
李娟英
黄子贤
霍姮翠
董悦
机构
[1] 上海海洋大学水域环境生态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
沉水植物; 植物浮床; 陆基围隔; 养殖污染; 水质净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通过2009年9月—2010年2月测定陆基围隔中水生植物种植密度、浮床水面覆盖率、水质状况、浮游藻类群落特征及水生生物生长状况,研究了沉水植物与植物浮床相结合的新型养殖水体净化模式对养虾塘污染原位净化及水质调控效果。结果表明,养虾塘第Ⅴ组围隔(单个围隔面积为3 m×3 m)内栽种苦草(Vallisneria natans)4.0 kg和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3.0 kg,与种植312株常绿鸢尾(Iris hexagonus)的植物浮床组合,对养殖污染的控制效果较好,TN、TP、CODMn分别从3.41、0.32、14.34 mg.L-1降至0.79、0.02和11.96 mg.L-1;第Ⅴ组围隔内浮游藻类Margalef指数为4.00,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3.32,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76,显示养殖水体环境较稳定,水质相对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复合立体生物浮床技术对微污染水体氮磷的去除效果 [J].
张毅敏 ;
高月香 ;
吴小敏 ;
陈楚星 ;
魏京玲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0, 26(S1) (S1) :24-29
[2]   富营养化水体中光照对黑藻生长的影响 [J].
王素梅 ;
潘伟斌 ;
黄华 .
水资源保护, 2010, 26 (02) :53-55+91
[3]   框架式模块化植物浮床构建及其生态效应 [J].
杜佳沐 ;
张饮江 ;
张磊 ;
袁祥 ;
何培民 .
水产科技情报, 2010, 37 (01) :4-8
[4]   富营养水体中3种沉水植物的生长竞争及其净化效果 [J].
雷泽湘 ;
陈光荣 ;
谭镇 ;
李永胜 ;
刘正文 .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1 (02) :192-196
[5]   光照对沉水植物刺苦草生活史对策的影响 [J].
袁龙义 ;
李守淳 ;
李伟 ;
刘贵华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482-487
[6]   黄浦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对水环境的指示作用 [J].
吴波 ;
陈德辉 ;
吴琼 ;
王全喜 .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7, (05) :467-472
[7]   沉水植物苦草的营养成分分析与综合利用 [J].
王艳丽 ;
肖瑜 ;
潘慧云 ;
伏彩中 ;
高士祥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6, (04) :45-47+70
[8]   养殖水体污染的危害及预防调控措施 [J].
符贵红 ;
肖调义 ;
许宝红 .
内陆水产, 2005, (12) :22-24
[9]   富营养化水体的水生植物净化试验研究 [J].
童昌华 ;
杨肖娥 ;
濮培民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8) :1447-1450
[10]   植物竞争研究综述 [J].
杜峰 ;
梁宗锁 ;
胡莉娟 .
生态学杂志, 2004, (04) :157-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