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AT模型在洱海流域面源污染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36
作者
翟玥
尚晓
沈剑
王欣泽
机构
[1] 不详
[2]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SWAT模型; 排污系数法; 面源污染; 洱海流域;
D O I
10.13198/j.res.2012.06.61.zhaiy.017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重点污染区域和污染因子的识别是面源污染控制的基础.通过将物理过程模拟及排污系数法计算进行整合,建立了SWAT模型,以描述农业生产活动与污染入湖量之间的关联关系,并以云南洱海流域总氮污染为例,使用验证后的SWAT模型模拟计算不同空间单元和不同农业生产活动对入湖TN的污染贡献系数,定量分析流域内各区域的农业面源污染源结构,识别洱海流域重点农业污染源和农业污染村镇.结果表明,奶牛养殖、生猪养殖和大蒜种植是目前洱海流域内入湖TN污染的最重要农业污染源,占流域总污染负荷的66.12%.对入湖TN污染贡献最大的6个村镇为江尾、右所、三营、玉湖、凤仪和喜洲,占流域总污染负荷的63.41%.
引用
收藏
页码:666 / 67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洱海流域土地利用格局研究
    李锦胜
    [J]. 环境科学导刊, 2011, 30 (04) : 34 - 39
  • [2] 洱海流域北部农田养分平衡及残留特性研究
    汤秋香
    翟丽梅
    雷宝坤
    刘宏斌
    任天志
    郑洁
    刘培才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 29 (11) : 2163 - 2170
  • [3] 洱海流域耕地氮、磷、钾养分平衡分析
    赵航
    赖进红
    王艳
    段容
    [J]. 云南农业, 2009, (07) : 34 - 35
  • [4] 基于SWAT模型的黑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情景的非点源污染研究
    秦耀民
    胥彦玲
    李怀恩
    [J]. 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9 (02) : 440 - 448
  • [5] 基于SWAT模型的大宁河流域非点源污染空间特性研究
    范丽丽
    沈珍瑶
    刘瑞民
    宫永伟
    [J]. 水土保持通报, 2008, (04) : 133 - 137
  • [6] 洱海总磷、总氮污染现状分析
    杨晓雪
    [J]. 云南环境科学, 2006, (S1) : 113 - 115+112
  • [7] 洱海湖滨区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及对策
    杨曙辉
    宋天庆
    [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6, (06) : 428 - 431+438
  • [8] 不同降雨条件下非点源污染氮负荷入河系数研究
    程红光
    郝芳华
    任希岩
    杨胜天
    熊文
    雷少平
    [J].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3) : 392 - 397
  • [9] 洱海水质评价
    彭文启
    王世岩
    刘晓波
    [J].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5, (03) : 192 - 198
  • [10] 浅论大理州畜禽养殖业污染及其防治对策
    李斌
    [J]. 云南环境科学, 2004, (S2) : 161 -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