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某铅锌矿区周边土壤植物重金属含量及其污染评价

被引:41
作者
王莹 [1 ]
赵全利 [1 ]
胡莹 [2 ]
杜心 [3 ]
葛伟 [1 ]
刘文菊 [1 ]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3] 中国铝业集团安全环保健康部环保健康处
关键词
铅锌矿; 土壤; 植物; 水稻; 重金属污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3 [土壤监测]; X825 [土壤评价];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以浙江上虞某废弃铅锌尾矿山为中心点,调查分析了其周边不同采样点(抛荒稻田,污染稻田,林地及普通稻田)土壤和植物中重金属含量及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尾矿山周边各采样点土壤As、Zn、Pb和Cu平均含量为328 m.gkg-1、1760 m.gkg-1、2708 m.gkg-1和287 m.gkg-1,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作为评价依据进行污染评价,污染稻田和林地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均大于3,属于重度污染,普通稻田综合污染指数为2.88,属于中度污染.人工栽培植物其体内重金属含量均表现为根系大于地上部.在各采样点中呈现:抛荒稻田>污染稻田>普通稻田,与各采样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相一致;参照国家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GB18406.1—2001,蔬菜中As、Pb限量标准分别为0.5 m.gkg-1和0.2 m.gkg-1,萝卜可食部位砷和铅分别超标5倍和220倍.野生植物体内As、Zn、Pb和Cu平均含量分别为3.69 mg.kg-1,73.23 mg.kg-1,16.32 m.gkg-1和62.20 m.gkg-1.而污染稻田和普通稻田水稻可食部位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污染稻田中水稻籽粒为轻度污染,而普通稻田处在警戒限,由此可见,该尾矿周边农田重金属As、Pb、Zn和Cu的污染不容忽视.
引用
收藏
页码:1354 / 136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J].
储彬彬 ;
罗立强 .
岩矿测试, 2010, 29 (01) :5-8+13
[2]   高压密闭消解土壤砷、汞、铅、镉酸体系比较 [J].
褚卓栋 ;
肖亚兵 ;
刘文菊 ;
郑文杰 .
中国环境监测, 2009, 25 (05) :57-61
[3]   泗顶铅锌矿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及优势植物对重金属累积特征 [J].
尹仁湛 ;
罗亚平 ;
李金城 ;
罗文连 ;
朱义年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27 (06) :2158-2165
[4]   我国铅锌矿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 [J].
雷力 ;
周兴龙 ;
文书明 ;
吴谊民 ;
季清武 .
矿业快报, 2007, (09) :1-4
[5]   苗期水稻吸收和转运砷的基因型差异研究 [J].
刘文菊 ;
胡莹 ;
毕淑芹 ;
李玉敏 ;
朱永官 ;
刘向辉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06) :356-360
[6]   安徽铜陵矿区优势植物的重金属富集特性研究 [J].
曹德菊 ;
王光宇 ;
汪琰 ;
项剑 ;
司友斌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6) :1079-1082
[7]   自然植物群落对铜尾矿废弃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J].
孙庆业 ;
任冠举 ;
杨林章 ;
安树青 .
土壤学报, 2005, (01) :37-43
[8]   土壤砷污染对蔬菜砷含量及食用安全性的影响 [J].
蔡保松 ;
陈同斌 ;
廖晓勇 ;
谢华 ;
肖细元 ;
雷梅 ;
张国平 .
生态学报, 2004, (04) :711-717
[9]   铅锌矿废水重金属对土壤-水稻的复合污染及生态影响评价 [J].
杨清伟 ;
束文圣 ;
林周 ;
林里 ;
邹慧玲 ;
蓝崇钰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4) :385-390
[10]   华南铅锌尾矿生态恢复的理论与实践 [J].
束文圣 ;
叶志鸿 ;
张志权 ;
黄铭洪 ;
蓝崇钰 .
生态学报, 2003, (08) :1629-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