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雾气候特征及天气成因分析

被引:13
作者
韩余 [1 ]
刘德 [1 ]
王欢 [1 ]
江玉华 [1 ]
夏佰城 [2 ]
机构
[1] 重庆市气象台
[2] 重庆市气象服务中心
关键词
辐射雾; 雨雾; 合成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4 [雾];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1980—2011年重庆市36个区县气象站能见度及相对湿度资料,分析了重庆全区域雾的气候特征。选取全市典型浓雾个例,利用NCEP的1°×1°再分析资料和L波段雷达资料,合成分析了辐射雾和雨雾的环流形势和温、湿、风的垂直结构。结果表明:重庆全区域雾呈西多东少的分布形势,出现的时间主要集中在10月至翌年2月,年平均雾日数在21世纪初呈现显著下降趋势,雾日减少的突变发生在2002年。辐射雾发生时500 hPa中亚及青藏高原地区为高压脊,地面上重庆位于高气压内部的均压场中,冷锋已到达华南地区;而雨雾发生时500 hPa青藏高原地区为低压槽区,地面冷高压中心位于中国北方地区,有弱冷空气经大巴山从东北向重庆渗入。两种雾的温、湿、风垂直结构特征表现为辐射雾近地层逆温明显强于雨雾;上干下湿和湿层深厚分别是辐射雾和雨雾形成时湿度垂直结构的主要特征;两种雾形成时近地层风速均较小,总体来看雨雾发生时各层的风速均大于辐射雾。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渤海北部沿海近岸雾的特征分析 [J].
金巍 ;
曲岩 ;
卞韬 ;
陈建军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 28 (02) :40-43
[2]   江苏省雾的集中程度及其气候趋势研究 [J].
杜坤 ;
魏鸣 ;
许遐祯 ;
项瑛 .
气象科学, 2011, 31 (05) :632-638
[3]   中国大陆1951—2005年雾与轻雾的长期变化 [J].
吴兑 ;
吴晓京 ;
李菲 ;
谭浩波 ;
陈静 ;
陈欢欢 ;
曹治强 ;
孙弦 .
热带气象学报, 2011, 27 (02) :145-151
[4]   华北平原连续性大雾的特征分析 [J].
李江波 ;
赵玉广 ;
孔凡超 ;
何丽华 ;
张艳刚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0 (07) :15-23
[5]   1951—2006年汕头雾变化的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许薇 ;
甘庆辉 ;
汤强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 (03) :42-45
[6]   重庆市区雾的天气特征分析及预报方法研究 [J].
马学款 ;
蔡芗宁 ;
杨贵名 ;
刘还珠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7, (06) :795-803
[7]   近53年辽宁雾的时空分布及成因分析 [J].
陈传雷 ;
蒋大凯 ;
孔令军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6, (01) :21-24
[8]   中国雾区的分布及其季节变化 [J].
王丽萍 ;
陈少勇 ;
董安祥 .
地理学报, 2005, (04) :689-697
[9]   基于客观分析的重庆雾的BP神经元网络预报模型研究 [J].
刘德 ;
李永华 ;
喻桥 ;
何险峰 ;
周国兵 .
气象科学, 2005, (03) :293-298
[10]   重庆城区浓雾的基本特征 [J].
江玉华 ;
王强 ;
李子华 ;
马力 .
气象科技, 2004, (06) :450-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