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Landers地震和Hector Mine地震前震源机制与主震机制一致现象的研究

被引:39
作者
万永革
机构
[1] 防灾科技学院
关键词
震源机制; Landers地震; Hector Mine地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用美国南加州地区的震源机制资料,研究了以1992年Landers Mw7.3和1999年Hector Mine Mw7.1地震矩心为圆心,分别以300、250、200、150、100和50km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内10年内地震震源机制相对主震震源机制平均空间旋转角的变化。结果表明,两个地震前均有小震震源机制趋于主震机制的现象。震前小震震源机制与主震震源机制的平均空间旋转角约在大震前半年开始减小,搜索平均空间旋转角降低的最优半径分别为250km和100km。震前所出现的平均空间旋转角最小值均低于其2倍标准差。该标准似乎可以作为大地震危险性增加的判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16 / 22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大陆地区中强地震前加卸载响应比异常时间尺度的统计研究 [J].
张晖辉 ;
尹祥础 ;
梁乃刚 .
中国地震, 2005, (04) :486-495
[2]   千岛岛弧大震前哈佛大学矩心矩张量(CMT)解一致性的预测意义 [J].
王俊国 ;
刁桂苓 .
地震学报, 2005, (02) :178-183
[3]   强震前后震源区应力场变化一例 [J].
刁桂苓 ;
于利民 ;
李钦祖 .
地震学报, 1994, (01) :64-69
[4]  
非线性系统失稳的前兆与地震预报——响应比理论及其应用[J]. 尹祥础,尹灿.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1(05)
[5]   海坨山地震前综合断层面解矛盾比的变化 [J].
刁桂苓 ;
于新昌 .
地震, 1982, (05) :16-17
[6]   唐山地震前后京、津、唐、张地区的综合断层面解 [J].
刁桂苓 ;
于新昌 .
西北地震学报, 1980, (03) :39-47
[7]   用震源机制一致性作为描述地震活动性的新参数 [J].
陈颙 .
地球物理学报, 1978, (02) :142-159
[8]  
Development of a New Approach to Earthquake Prediction: 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 (LURR) Theory[J] . X.C. Yin,Y.C. Wang,K.Y. Peng,Y.L. Bai,H.T. Wang,X.F. Yin.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 2000 (11)
[9]  
A new approach to earthquake prediction: The 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 (LURR) theory[J] . Xiang-Chu Yin,Xue-zhong Chen,Zhi-ping Song,Can Yin.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PAGEOPH . 1995 (3)
[10]  
Plate-tectonic analysis of shallowseismicity:apparent boundary width,beta,corner magnitude,coupledlithosphere thickness,and couplingin seventectonic settings. Bird P,Kagan Y.Y. Bull SeismSoc Amer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