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气溶胶水溶性离子粒径分布及其随高度的变化

被引:10
作者
孔春霞
郭胜利
汤莉莉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气溶胶; 水溶性离子; 粒径分布;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10.06.017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2009年1月对南京市河西生活区距地面1.5、54和80 m 3处同步进行了大气颗粒物采样,并用离子色谱对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随着高度的增加,PM10和PM2.1的质量浓度逐渐降低,而总离子浓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大。气溶胶中最主要的3种水溶性离子分别为NO3-、SO42-、Ca2+,且3个高度的NO3-与SO24-浓度之比均大于1,表明该生活区移动排放源已经成为大气气溶胶离子的主要来源。3个高度处各离子粒径分布规律为:SO42-、NO3-、K+在0.43~1.1μm出现峰值;Ca2+、Mg2+、NO2-在4.7~5.8μm出现峰值;Na+、Cl-、F-在0.43~1.1μm和4.7~5.8μm出现双峰。
引用
收藏
页码:757 / 76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化学成分分析 [J].
银燕 ;
童尧青 ;
魏玉香 ;
王体健 ;
李嘉鹏 ;
杨卫芬 ;
樊曙先 .
大气科学学报, 2009, 32 (06) :723-733
[2]   天津大气气溶胶化学组分的粒径分布和垂直分布 [J].
姚青 ;
孙玫玲 ;
张长春 ;
穆怀斌 .
气象科技, 2008, (06) :692-696
[3]   石家庄秋季可吸入颗粒物的垂直分布特征 [J].
郭斌 ;
任爱玲 ;
李良玉 ;
赵文霞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7, (05) :714-719
[4]   西安市春季大气细粒子的质量浓度及其水溶性组分的特征 [J].
沈振兴 ;
李丽珍 ;
杜娜 ;
张婷 ;
曹军骥 ;
李旭祥 ;
朱崇书 .
生态环境, 2007, (04) :1193-1198
[5]   南京市主城区大气颗粒物来源探讨 [J].
黄辉军 ;
刘红年 ;
蒋维楣 ;
黄世鸿 ;
张予燕 .
气象科学, 2007, (02) :162-168
[6]   北京大气气溶胶中水溶性离子的粒径分布和垂直分布 [J].
徐宏辉 ;
王跃思 ;
温天雪 ;
何新星 .
环境科学, 2007, (01) :14-19
[7]   重庆冬季大气气溶胶的物理、化学特征 [J].
朱彬 ;
马力 ;
杨军 ;
李子华 ;
曾祥平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5) :662-668
[8]   南京市气溶胶PM2.5一次来源解析 [J].
樊曙先 ;
徐建强 ;
郑有飞 ;
谢学俭 .
气象科学, 2005, (06) :587-593
[9]   北京城乡结合部气溶胶中水溶性离子粒径分布和季节变化 [J].
陈永桥 ;
张逸 ;
张晓山 .
生态学报, 2005, (12) :3231-3236
[10]   银川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来源解析 [J].
桑建人 ;
刘玉兰 .
气象科学, 2005, (01) :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