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人工湿地植物活力及污染物去除能力

被引:55
作者
王庆海 [1 ]
段留生 [1 ]
武菊英 [2 ]
阳娟 [3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2]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 
[3]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水生植物; 去氮除磷; 生活力; 北京地区;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8.0161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北京地区常见9种水生植物在水平流潜流型人工湿地中的污染物去除能力和生活力.结果表明,前边湿地单元对COD、TP、TN等污染物的去除贡献大于后边湿地单元.供试植物均可在人工湿地中正常生长,稳定生长112d后,不同植物的氮磷含量和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多数植物氮磷含量地下部高于地上部,地下地上部生物量比(U/A)接近或大于1.植物体内的氮磷累积量为1.36~7.89g·m-2和0.19~1.07g·m-2.植物生物量对氮磷累积量的影响力大于氮磷含量对氮磷累积量的影响力.水生鸢尾应为北京地区首选人工湿地植物,菖蒲、香蒲和荻等次之.泽泻和芦竹在人工湿地中不能越冬成活.
引用
收藏
页码:1131 / 113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 [1] 人工湿地中植物生长特性及其对TN和TP的吸收
    金卫红
    付融冰
    顾国维
    [J].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3) : 75 - 80
  • [2] 垃圾渗滤液处理的优化湿地植物组合
    陈金发
    卿东红
    阮尚全
    [J]. 水土保持研究, 2007, (01) : 146 - 147+150
  • [3] 王家庄滨湖人工湿地去除农业径流中COD效果的测试与分析
    卢少勇
    张彭义
    余刚
    祝万鹏
    向长生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1) : 192 - 196
  • [4] 人工湿地处理污染河水的持续性运行研究
    张建
    何苗
    邵文生
    胡洪营
    高宝玉
    [J]. 环境科学, 2006, (09) : 1760 - 1764
  • [5] 抚仙湖窑泥沟人工湿地的除磷效果研究
    陈源高
    吴献花
    李文朝
    孔志明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0) : 1913 - 1917
  • [6] 4种水生植物在冬季脱氮除磷效果的试验研究
    黄蕾
    翟建平
    王传瑜
    聂荣
    袁东海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2) : 366 - 370
  • [7] 风车草和香根草在人工湿地中迁移养分能力的比较研究
    廖新俤
    骆世明
    吴银宝
    汪植三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1) : 156 - 160
  • [8] 人工湿地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应用的研究
    刘学燕
    代明利
    刘培斌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6) : 1077 - 1081
  • [9] 几种湿地植物净化生活污水COD、总氮效果比较
    袁东海
    任全进
    高士祥
    张洪
    尹大强
    王连生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2) : 2337 - 2341
  • [10] 微生物在湿地氮循环系统的效应分析
    阮晓红
    张瑛
    黄林楠
    敖静
    [J]. 水资源保护, 2004, (06) : 1 - 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