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2 条
云南不同气候带极端气温变化趋势
被引:13
作者:

陈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段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董文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2]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云南大学大气科学系
来源:
关键词:
云南;
极端气温;
气温日较差(DTR);
D O I:
10.19517/j.1671-6345.2013.01.024
中图分类号:
P423 [大气温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75—2008年云南6个气候代表站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气温序列的变化趋势,探讨了可能的形成原因。结果显示,各代表站的气温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气温变化率的大小与其所处的气候带之间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差异。代表高原气候的香格里拉站其气温增暖趋势最突出,代表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站点的气温与其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最低气温增温速率最大,平均气温次之,最高气温最小,而气温日较差(DTR:Difference of Temperature Range)有明显减小趋势。温带和北热带代表站气温的变化则有不同的特征,温带的变化表现为最高气温显著上升,最低气温上升速率略小于平均气温的上升速率,DTR变化不显著;北热带的变化表现为平均气温增温速率最大,最低气温次之,最高气温最小,DTR变化不显著。对各站相对暖日、冷日、暖夜、冷夜和霜日的逐年统计分析表明,总体上云南的冷事件在减少,而暖事件增多。
引用
收藏
页码:126 / 13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 昆明地区城市热岛效应的再分析[J]. 高原气象, 2012, 31 (06) : 1753 - 1760陈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段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董文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 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杨明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段长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2] 云南省细网格气候区划及气候代表站选取[J]. 大气科学学报, 2011, 34 (03) : 336 - 342段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陶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段长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3] 中国极端气候变化观测研究回顾与展望[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0, 15 (04) : 337 - 353任国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封国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4] 我国地面气温参考站点遴选的依据、原则和方法[J]. 气象科技, 2010, (01) : 78 - 85任国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张爱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初子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周江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任玉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周雅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 山西省晋中市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
- [5] 城市化对华北地区最高、最低气温和日较差变化趋势的影响[J]. 高原气象, 2009, (05) : 1158 - 1166周雅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晋中市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山西省晋中市气象局任国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山西省晋中市气象局
- [6] 青藏高原气温变化趋势与同纬度带其他地区的差异以及臭氧的可能作用[J]. 气象学报, 2008, 66 (06) : 916 - 92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周顺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 [7] 黑碳气溶胶辐射强迫全球分布的模拟研究[J]. 大气科学, 2008, (05) : 1147 - 1158张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郑有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
- [8] 青藏高原与中国其他地区气候突变时间的比较[J]. 大气科学, 2008, (04) : 794 - 80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
- [9] 青藏高原年代际气候变化研究进展[J]. 气象科技, 2008, (02) : 168 - 173邹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赵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10] 1955—2005年中国极端气温的变化[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8, (01) : 123 - 128张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孙照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曾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