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注水开发油藏高含水期大孔道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以胡状集油田胡12断块油藏为例
被引:46
作者:

钟大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胜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

靳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

贾达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

赵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
来源:
关键词:
大孔道;
特征;
控制因素;
东濮凹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东濮凹陷胡状集油田胡12断块沙三段中亚段(Es3中)油藏为扇三角洲沉积,其中4至8油层组由于长期注水形成了许多大孔道。综合分析研究区具有明显大孔道的井段所处的沉积微相、砂层厚度和储集层物性,结果表明,宏观上,大孔道主要分布于厚度大于3m的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微相中;微观上,孔隙度大于20%、渗透率大于100mD的水下分流河道正韵律砂岩中、下部及河口坝反韵律砂岩顶部的中—粗粒砂岩易于形成大孔道。岩石成分成熟度高、成岩演化程度低、长期大规模注水是形成大孔道的主要原因。大孔道形成后,储集层孔隙度增大3%5%,渗透率增大520倍,主要表现为孔喉半径增大;自然电位基线偏移,微电极幅度差和声波时差增大,电阻率降低;相对吸水量明显高于邻层,注水量增大的同时,产液量也增加,但油量下降,注入压力减小。图6表1参19
引用
收藏
页码:207 / 211+245
+24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用成岩岩相分析法剖析轮南东斜坡东河砂岩非均质性储集层
[J].
杨帆
;
孙玉善
;
申银民
;
张丽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2)
:136-14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玉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

申银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

张丽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
[2]
东濮凹陷文东地区沙三中亚段沉积相及砂体类型分析
[J].
陈昊
;
张洪波
;
曹学良
;
黄新文
;
陈新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1)
:32-35

陈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张洪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曹学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黄新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陈新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3]
扇三角洲体系沉积微相对成岩的控制作用——以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南段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例
[J].
孟元林
;
高建军
;
牛嘉玉
;
孙洪斌
;
殷秀兰
;
肖丽华
;
周玥
;
王粤川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1)
:36-39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高建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分院 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分院

牛嘉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分院

孙洪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勘探项目管理部 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分院

殷秀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分院

肖丽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分院 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分院

周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分院 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分院

王粤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分院 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分院
[4]
水驱开发油藏原油黏度变化规律及其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J].
鞠斌山
;
樊太亮
;
张金川
;
王晓冬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1)
:99-102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樊太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张金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5]
苏北盆地3种退积型三角洲沉积体系及砂体储集性能对比
[J].
钟思瑛
;
邵先杰
;
廖光明
;
陈志香
;
王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2)
:26-30

钟思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

邵先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

廖光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

陈志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

王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
[6]
注水开发后期河流相储层流动单元特征
[J].
王京红
;
侯连华
;
吴锡令
;
林承焰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4)
:25-30

王京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锡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林承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7]
胡状集油田注水开发对储层的影响
[J].
何方
;
王英华
;
李建荣
;
周燕萍
;
刘艳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4, (02)
:128-129+180

何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王英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李建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周燕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刘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8]
五参数注水剖面测井在中原油田的应用
[J].
刘森
;
熊廷柱
;
刘俊霞
;
张芹
;
慕发利
.
测井技术,
2002, (06)
:514-518+539

刘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原油田分公司工程监督中心

熊廷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原油田分公司工程监督中心

刘俊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原油田分公司工程监督中心

张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原油田分公司工程监督中心

慕发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原油田分公司工程监督中心
[9]
疏松砂岩油藏大孔道形成机理及判别方法
[J].
曾流芳
;
赵国景
;
张子海
;
王学忠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2, (03)
:268-276

曾流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赵国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张子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王学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10]
东濮凹陷胡十二块剩余油分布特征及挖潜对策
[J].
张国庆
;
陈庆陵
;
郝文民
;
张加友
;
杨晓波
.
西北地质,
2002, (02)
:55-60

张国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原石油勘探局采油五厂

陈庆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原石油勘探局采油五厂

郝文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原石油勘探局采油五厂

张加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原石油勘探局采油五厂

杨晓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原石油勘探局采油五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