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8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早期临床分析

被引:49
作者
万峰
陈彧
江龙
机构
[1]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外科冠心病微创外科中心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流术; 冠状动脉疾病; 非体外循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4.2 [心脏];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总结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的早期临床结果和经验体会。方法  1996年 10月至 2 0 0 2年 5月在国内 15个冠心病微创外科中心完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198例 ,占同期冠心病手术的 79 5 % ,OPCAB实施率 (即OPCAB占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百分比 )为 85 2 %。年龄平均 (6 1 6± 9 0 )岁 ,男性占 77 3%。 18 7%为左主干病变 ,76 9%为 3支病变。左心室射血分数平均 0 5 6± 0 17。其中二次手术者占 1 5 % ,急诊手术占 9 9%。结果  2 2例为小切口单支病变旁路移植手术 ,其余均为正中切口、多支病变的OPCAB手术。远端吻合口为 (3 1± 0 9)个 ,乳内动脉桥占 6 5 6 % ,桡动脉桥占 18 0 % ;5 2 %病人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住院死亡 14例 ,病死率 1 2 %。其中术后心跳骤停或室颤 7例 ,大出血 2例 ,昏迷伴肾功能衰竭 2例 ,大面积脑梗塞 2例 ,呼吸衰竭 1例。并发症中 ,围术期心肌梗死占 0 4%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占 0 3% ,严重心律失常占 1 2 % ,呼吸系统并发症占 2 0 % ,器质性神经系统并发症占 1 2 % ,新发或加重的肾功能不全占 0 7% ,出血二次开胸占1 0 % ,胸骨愈合不良占 0 6 %。结论 OPCAB手术安全可行 ,早期效果满意 ,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OPCAB具备一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312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危险因素评价
    陈彧
    万峰
    江龙
    刘彤
    [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2, (03) : 36 - 39
  • [2]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下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万峰
    陈彧
    王京生
    王新生
    陈生龙
    [J]. 中国循环杂志, 2001, (05) : 53 - 55
  • [3] 34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
    胡盛寿
    吴清玉
    任杰
    王巍
    孙晓刚
    [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1999, (06) : 3 - 5
  • [4] 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加激光心肌血管重建1例
    刘晓非
    万峰
    芮志良
    王声升
    江龙
    俞珊
    [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1998, (04) : 51 -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