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FACE实验的进展与展望

被引:10
作者
崔向慧 [1 ]
李昊 [2 ]
卢琦 [1 ]
林光辉 [3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防治荒漠化研究与发展中心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内蒙古分院
[3]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 气候变化; 植物; 生态系统;
D O I
10.13348/j.cnki.sjlyyj.2007.05.005
中图分类号
Q14 [生态学(生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FACE实验是最近十几年开始发展起来的,为研究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生态系统和植物生长的影响提供了另一种方法。文中对FACE实验技术进行了概述,分析了FACE实验的特点及优势;在此基础上,从生态系统、植物个体和微生物等领域对国内外FACE科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对FACE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对今后的研究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开放式空气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J].
杨连新 ;
李世峰 ;
王余龙 ;
黄建晔 ;
杨洪建 ;
董桂春 ;
朱建国 ;
刘钢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1) :75-80
[2]   植物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光合适应机理 [J].
范桂枝 ;
蔡庆生 .
植物学通报, 2005, (04) :486-493
[3]   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加(FACE)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与氮的互作效应 [J].
黄建晔 ;
杨洪建 ;
杨连新 ;
刘红江 ;
董桂春 ;
朱建国 ;
王余龙 .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12) :1824-1830
[4]   全球环境变化对农作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J].
白莉萍 ;
周广胜 ;
不详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4, (03) :394-397
[5]   植物对开放式CO浓度增高(FACE)的响应与适应研究进展 [J].
陈根云 .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3, (06) :479-486
[6]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J].
赵天宏 ;
黄国宏 .
作物杂志, 2003, (03) :3-6
[7]   稻麦轮作FACE系统平台Ⅰ.系统结构与控制 [J].
刘钢 ;
韩勇 ;
朱建国 ;
冈田益己 ;
中村浩史 ;
吉本真由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0) :1253-1258+1235
[8]   大气CO2增加对陆地生态系统微量气体地气交换的影响 [J].
徐仲均 ;
郑循华 ;
王跃思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0) :1344-1348
[9]   CO2浓度增加对小麦和玉米品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J].
王春乙 ;
郭建平 ;
崔读昌 ;
王修兰 ;
梁红 ;
徐师华 .
作物学报, 2000, (06) :931-936
[10]   陆地土壤碳循环的研究动态 [J].
汪业勖 ;
赵士洞 ;
牛栋 .
生态学杂志, 1999, (05) :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