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责任:一种新“文明标准”?

被引:7
作者
毛维准 [1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2] 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国际责任; 文明标准; 国际承认; 国际规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15 [国际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近年来,国际责任已经成为国际政治中的显著议题。它不仅是各个国家参与全球事务的重要实践场域,而且充当一种具有越来越大影响力的国际规范力量。作为国际规范中的核心要素之一,"文明标准"在国际承认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伴随时代发展和国际形势变迁,"文明标准"呈现出若干新的特征并含括进许多国际政治新议题,也展现出国内事务与国际事务越来越相互交融的趋势。面对"对不负责任行为的恐惧"取代"对野蛮的恐惧"的趋势,国际责任议题日益成为"新文明标准"的关注对象,国际负责任规范也越来越多地成为评价国家行为体资格与国际地位的重要标杆,可以说,国际责任履行行为及其潜在规范可能塑造一种替代性的承认工具,并成为国际社会中的"组织原则"之一。国际责任充当"新文明标准"既可以在文明—责任联结与国际承认实践中展现可能性,又因为全球风险加剧、国际秩序变迁与新兴大国崛起以及"文明标准"的内在逻辑等因素而得以激活和延伸。当然,在目前情况下,国际责任维度的"文明标准"也面临若干限制与制约,因此其在国际承认实践中的重要性不宜过分拔高。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76+157 +157-158
页数:29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文明”标准与英国学派的典型历史叙事 [J].
任东波 .
史学集刊, 2018, (04) :7-11+4
[2]   “国际责任”概念再审视:一种类型学分析框架 [J].
毛维准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6, (12) :68-100+158
[3]   国际关系中的蔑视与反抗——国家身份类型与承认斗争策略 [J].
曾向红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5, (05) :125-155+160
[4]   负责任主权:理论缘起、演化脉络与争议挑战 [J].
毛维准 ;
卜永光 .
国际安全研究, 2014, 32 (02) :42-63+156
[5]   19世纪末欧洲国际法中的“文明”标准 [J].
刘文明 .
世界历史, 2014, (01) :32-42+159
[6]  
国际社会与中国:规范的权力和权力的规范[J]. 伊恩·克拉克,林小芳.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5)
[7]   诠释中国与现代国际社会关系的一种分析框架 [J].
张小明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3, (07) :23-47+155
[8]   世界国家的出现是否必然?——承认理论视角下的一种考察 [J].
曾向红 ;
辛万翔 .
国际政治研究, 2012, 33 (01) :63-84+7
[9]   从国际责任的认定与特征看中国的国际责任 [J].
李东燕 .
现代国际关系, 2011, (08) :52-57
[10]   国际关系中的承认:合法性与观众成本 [J].
赵俊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1, (04) :79-89+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