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赎罪到替罪:“四类分子”阶层初探

被引:20
作者
李若建
机构
[1] 中山大学人口研究所
关键词
四类分子; 摘帽; 农村; 五类分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 剥削者; 地主; 富农分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63 [阶级、阶层];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摘要
本文界定了“四类分子”的概念,简要回顾了四类分子阶层的形成、遭遇和结局,最后指出,四类分子构成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社会的底层,也因为这个底层的存在,社会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纺锤形结构,保证了社会的平稳。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30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  
中国乡村研究.[M].黄宗智主编;.商务印书馆.2003,
[2]  
大兴县志.[M].大兴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出版社.2002,
[3]  
替罪羊.[M].(法)勒内·吉拉尔(ReneGirard)著;冯寿农译;.东方出版社.2002,
[4]  
中共诸城历史大事记.[M].中共诸城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著;邹金祥主编;.齐鲁书社.2001,
[5]  
平谷县志.[M].平谷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孙维华;胡尔森主编;.北京出版社.2001,
[6]  
中国共产党现行法规文件全集.[M].李庚辰主编;.长城出版社.2000,
[7]  
罪犯保外就医的鉴定.[M].庄洪胜;那艳芳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
[8]  
荣昌县志.[M].重庆市荣昌县志编修委员会[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9]  
遇罗克遗作与回忆.[M].徐晓;丁东;徐友渔 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
[10]  
定州市志.[M].定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王福田主编;.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