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辉河自然保护区植物功能型的空间变异性研究

被引:2
作者
马建军 [1 ,2 ]
高吉喜 [2 ]
姚虹 [3 ]
田美荣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3] 廊坊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植物功能型; 空间变异性; 辉河自然保护区; 内蒙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1 [植物与非生物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了揭示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功能区植物功能型及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特征,采用样带与样地结合的方法在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进行植被调查。选取3块生境条件基本相同的样地(面积为250 m×250 m),每块样地设置3条样带,每条样带上设置8个样方(面积为1 m×1 m)。分析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群落生物量和生活型植物功能型在不同功能区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研究区植物以多年生杂类草和多年生禾草为主;在核心区和缓冲区,多年生禾草和多年生杂类草的物种数较多,一年生草本极少;在实验区,多年生禾草和多年生杂类草等功能型的物种数明显减少,而一年生草本增加。从核心区、缓冲区到实验区,灌木的优势度逐渐增加,与核心区相比,缓冲区多年生禾草和多年生杂类草的优势度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区多年生禾草和多年生杂类草的优势度均显著低于核心区相应功能型的优势度(P<0.05),而一年生草本的优势度从核心区、缓冲区到实验区依次增加。多年生禾草、多年生杂类草的生物量及群落总生物量从核心区、缓冲区到实验区依次减少;灌木和一年生草本的生物量则依次增加。缓冲区物种Patrick丰富度指数最高,且显著高于实验区和核心区(P<0.05);与核心区相比,缓冲区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
引用
收藏
页码:182 / 18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内蒙古典型草原区3种不同草地利用模式下植物功能群及其多样性的变化 [J].
马建军 ;
姚虹 ;
冯朝阳 ;
张树礼 .
植物生态学报 , 2012, (01) :1-9
[2]   辉河国家自然保护区草地植物区系及多样性空间分布研究 [J].
杜广明 ;
沈向群 ;
杨智明 ;
吕世海 ;
常学礼 ;
叶生星 .
草地学报, 2011, 19 (02) :202-206
[3]   呼伦贝尔草原湿地景观格局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刘及东 ;
陈艳梅 ;
陈雅琳 ;
李青丰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0, (11) :73-78
[4]   辉河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J].
常学礼 ;
吕世海 ;
叶生星 ;
陈艳梅 .
环境科学学报, 2010, 30 (09) :1905-1911
[5]   内蒙古典型草原不同功能群生产力对凋落物添加的响应 [J].
王静 ;
赵萌莉 ;
Walter WILLMS ;
王忠武 ;
韩国栋 .
植物生态学报 , 2010, (08) :907-914
[6]   贝加尔针茅草原植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对放牧干扰的响应 [J].
张静妮 ;
赖欣 ;
李刚 ;
赵建宁 ;
张永生 ;
杨殿林 .
草地学报, 2010, 18 (02) :177-182
[7]   物种/功能群去除实验及其在生态学中的应用 [J].
李禄军 ;
曾德慧 ;
于占源 .
生态学报, 2010, 30 (01) :197-204
[8]   内蒙古典型草原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对长期放牧的响应 [J].
杨浩 ;
白永飞 ;
李永宏 ;
韩兴国 .
植物生态学报, 2009, 33 (03) :499-507
[9]   不同放牧率对内蒙古克氏针茅草原地下生物量及地上净初级生产量的影响 [J].
锡林图雅 ;
徐柱 ;
郑阳 .
中国草地学报, 2009, 31 (03) :26-29
[10]   呼伦贝尔草甸草原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分析——以海拉尔及周边地区为例 [J].
张宏斌 ;
杨桂霞 ;
黄青 ;
李刚 ;
陈宝瑞 ;
辛晓平 .
草业学报, 2009, 18 (01) :13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