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应对人格:一种有价值的人格结构

被引:17
作者
陈建文 [1 ]
王滔 [2 ]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2]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压力; 应对; 人格; 压力应对人格;
D O I
10.13718/j.cnki.xdsk.2008.05.017
中图分类号
B848 [个性心理学(人格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基于某些人格成分在压力应对过程中的中介调节作用的基本观点,提出压力应对人格概念。它具有衡量或促进身心健康特点,也具有在压力刺激下被激发、被考验或被摧毁的特点。基于压力应对过程的分析表明,压力应对人格结构由自我效能、控制感、乐观倾向、自我控制、自我弹性、挑战、承诺等七种核心成分构成。压力应对人格主要从心理生理机制和行为机制两个层面发挥健康功能。未来的研究也需要从压力应对人格的结构和功能两方面获得进一步的突破。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1]  
动机与人格.[M].马斯洛(Maslow;A.H.)著;许金声;程朝翔译;.华夏出版社.1987,
[12]   行为的跨情境一致性及人格与行为的关系——对人格内涵及其中西方差异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J].
王登峰 ;
崔红 .
心理学报, 2006, (04) :543-552
[13]   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 [J].
于肖楠 ;
张建新 .
心理科学进展, 2005, (05) :658-665
[14]   再谈人格研究的中国化 [J].
黄希庭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06) :5-9
[15]   关于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的几个基本问题 [J].
陈建文 ;
王滔 .
现代教育科学, 2004, (07) :72-74
[16]   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 [J].
陈建文 ;
王滔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03) :34-39
[17]   关于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结构与功能 [J].
陈建文 ;
王滔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3, (04) :90-94
[18]   挫折承受力与个体心理因素的关系 [J].
陈晓荆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2, (03) :5-7
[19]   关于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J].
张大均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 (04) :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