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能力发展之路——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转化

被引:10
作者
卢宁
赵俊华
机构
[1] 广西师范大学教科院
[2]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陈述性适知识; 程序性知识; 理解; 问题解决; 能力; 元认知; 非智力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42 [学习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 ; 040202 ;
摘要
立足于现代知识分类论来揭示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机制对于改革和完善知识教学体系 ,发展学生能力有很重要的意义。在问题解决中 ,学生有意识理解“是什么”的知识 ,并按一定的关系联结形成初步的程序性知识的陈述性规则 ,之后 ,学习者在具体情境中对规则进行应用或变式练习获得新的心理意义 ,进而熟练化 ,意识的调控作用随之减弱 ,在此过程中 ,无认知和非智力因素不仅可充当知识学习的产物 ,而且作为调控和动力因素影响着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转化的效率和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论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 [J].
刘儒德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 (04) :106-112
[2]   论智力的知识观 [J].
皮连生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7, (03) :52-58
[3]  
教育心理学[M]. 上海教育出版社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编, 1997
[4]  
教学心理学[M].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张大均主编,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