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平原蒙城县农田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及影响因素

被引:17
作者
马渝欣 [1 ,2 ]
李徐生 [1 ]
李德成 [2 ]
韩志勇 [1 ]
张甘霖 [2 ]
张文凯 [3 ]
胡春华 [3 ]
邵云鹏 [3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2]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3] 不详
关键词
蒙城县; 农田土壤有机碳; 空间变异;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皖北平原典型农业生产大县亳州市蒙城县为代表,运用统计学、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研究了其农田耕作层(0~20 cm)土壤有机碳(SOC)含量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研究区SOC含量为10.41±2.52 g kg-1,近30年来提高了55.61%,SOC变异系数为24%,属于中等变异程度。SOC含量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东北部、中部和西南部含量高,由西北向东南先逐渐增加后逐渐降低,变异程度较高。整个县域范围内SOC空间变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壤机械组成(粉粒和砂粒含量),其次为秸秆还田。
引用
收藏
页码:1153 / 115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徐淮黄泛平原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J].
赵明松 ;
张甘霖 ;
王德彩 ;
李德成 ;
潘贤章 ;
赵玉国 .
土壤学报, 2013, 50 (01) :1-11
[2]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影响 [J].
张四伟 ;
张武益 ;
王梁 ;
朱利群 ;
顾克军 ;
章红运 ;
卞新民 .
江西农业学报, 2012, 24 (08) :6-9
[3]   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J].
张贵龙 ;
赵建宁 ;
宋晓龙 ;
刘红梅 ;
张瑞 ;
姬艳艳 ;
杨殿林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 18 (02) :359-365
[4]  
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 田慎重,宁堂原,王瑜,李洪杰,仲惟磊,李增嘉.应用生态学报. 2010(02)
[5]  
稻田秸秆还田:土壤固碳与甲烷增排[J]. 逯非,王效科,韩冰,欧阳志云,郑华.应用生态学报. 2010(01)
[6]   松嫩平原西部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研究——以吉林省通榆县为例 [J].
任春颖 ;
张柏 ;
王宗明 ;
宋开山 ;
刘殿伟 .
干旱区研究, 2008, (05) :631-636
[7]   北京郊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因素 [J].
胡克林 ;
余艳 ;
张凤荣 ;
王茹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4) :764-771
[8]   黄土高原退耕坡地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尺度性研究 [J].
胡伟 ;
邵明安 ;
王全九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8) :11-16
[9]   兴国县森林土壤有机碳库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程先富 ;
史学正 ;
于东升 ;
潘贤章 .
地理研究, 2004, (02) :211-217
[10]  
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特征[D]. 佟小刚.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