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数字图像获取与长势诊断的方法研究

被引:15
作者
韩文霆 [1 ,2 ]
李敏 [1 ]
陈微 [3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2] 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图像获取; 图像分辨率; 图像特征信息; 作物生长诊断;
D O I
10.13427/j.cnki.njyi.2012.06.027
中图分类号
S126 [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82804 ;
摘要
数字图像在作物信息采集方面具有信息量大、速度快、精度高等显著的特点和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作物生长诊断方面。以往研究集中在作物图像分析技术,对图像获取手段和获取系统的技术要求等论述较少。从建立作物图像获取系统的角度出发,在分析作物图像颜色、分辨率、格式和文件存储空间大小的基础上,总结了常用作物图像获取及分析技术在作物监测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作物水分及营养状况诊断多采用图像颜色特征分析的方法,常用RGB和HIS颜色模型,作物图像可以在自然光照条件下获取,镜头距离地面或作物的距离、拍摄角度、图像分辨率和图像存储格式并无定规,可用JPEG格式来存储图像,节省大量的图像存储空间。土壤和杂草等背景的识别、病虫害特征提取等方面采用颜色特征、多光谱图像、纹理特征和形状特征等方法,图像颜色分辨率从288×352像素到3 072×2 304像素可使识别目标达到80%~95%。图像分辨率高的识别效果好,但是程序用时长,图像文件占用空间大,影响图像传输速度和诊断的实时性。因此获取图像时要根据图像应用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理的图像分辨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作物数字图像远程实时获取方法研究附视频 [J].
李敏 ;
韩文霆 .
农机化研究, 2010, (05) :17-21
[2]   基于Web的农业环境信息实时发布系统研究 [J].
马巧红 ;
韩文霆 .
农机化研究, 2010, 32 (05) :173-175
[3]  
应用数码相机进行水稻氮营养诊断.[J].贾良良;范明生;张福锁;陈新平;吕世华;孙彦铭;.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9, 08
[4]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植物叶片病害特征提取的研究 [J].
马晓丹 ;
关海鸥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9, 21 (02) :87-89
[5]   基于图像处理的玉米分形维数及其种植密度效应评价 [J].
梁淑敏 ;
杨锦忠 ;
李娜娜 ;
郝建平 ;
杜天庆 ;
崔福柱 ;
程丽娟 .
作物学报, 2009, 35 (04) :745-748
[6]   一种基于DSP的杂草图像分割方法 [J].
梅汉文 ;
刘剑英 .
湖北农机化, 2009, (01) :58-58
[7]   基于多光谱图像的水稻穗颈瘟严重度识别研究 [J].
张浩 ;
姚旭国 ;
毛雪琴 ;
张震 ;
郑可锋 .
湖南农业科学, 2009, (01) :65-68
[8]   基于机器视觉的农田作物识别算法的研究 [J].
袁忠兴 ;
谭峰 ;
尚廷义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8, 20 (06) :82-85
[9]   应用数字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冬小麦拔节期氮营养诊断 [J].
肖焱波 ;
贾良良 ;
陈新平 ;
张福锁 .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08) :448-453
[10]   应用多光谱数字图像识别苗期作物与杂草 [J].
朱登胜 ;
邵咏妮 ;
潘家志 ;
何勇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8, (04) :418-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