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农牧交错带不同农作制度对土壤风蚀因子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安萍莉 [1 ]
琪赫 [1 ]
潘志华 [1 ]
龚晨 [1 ]
潘学标 [1 ]
妥德宝 [2 ]
赵沛义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分析研究所
关键词
北方农牧交错带; 不同农作制度; 土壤风蚀因子;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8.05.014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不合理的农作制度是引发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壤风蚀的重要原因。以内蒙古武川旱农试验区为基地,研究了撂荒制、压青休闲制、粗放轮作制、保护性耕作制4种农作制度对风速、土壤紧实度、地表粗糙度、地表覆盖度、土壤有机质含量、表层土壤含水率、土壤风蚀量等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能够显著降低土壤风蚀,有效防止土地荒漠化。当前,北方农牧交错带应重点推广保护性耕作制,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2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阴山北麓地区农作制度演变历程及演变规律研究 [J].
龚晨 ;
安萍莉 ;
琪赫 ;
潘志华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7, (02) :66-70
[2]   浅论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风蚀发生机理及防治措施 [J].
杭利军 ;
童淑敏 .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3, (02) :49-50
[3]   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结构重建研究——以武川县为例 [J].
安萍莉 ;
潘志华 ;
郑大玮 .
资源科学, 2002, (01) :35-39
[4]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沙漠化的成因、过程和防治对策 [J].
赵哈林 ;
赵学勇 ;
张铜会 .
中国沙漠, 2000, (S1) :23-29
[5]   历史上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演变过程 [J].
武弘麟 .
水土保持研究 , 1999, (04) :91-94+110
[6]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与人口负荷研究 [J].
王静爱 ;
徐霞 ;
刘培芳 .
资源科学, 1999, (05) :21-26+10
[7]   农牧交错带研究中的现代生态学前沿问题 [J].
程序 .
资源科学, 1999, (05) :3-10
[8]   农牧交错带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原土壤的变化 [J].
刘良梧 ;
周建民 ;
刘多森 ;
I.V.Ivanov ;
V.A.Gemkin ;
V.Y.Prikod’ko .
土壤, 1998, (05) :225-229
[9]   对风蚀机理的分析与认识 [J].
王力威 ;
石晓燕 ;
李国忠 .
水利科技与经济, 1997, (02) :90-91
[10]   地表粗糙度计算方法的分析与研究 [J].
杨明元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1996, (04) :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