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阈下乡村精神家园构建研究

被引:20
作者
曹萍
李艳
王彬彬
机构
[1]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乡村精神家园; 乡村振兴; 实现路径;
D O I
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19.06.028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G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5 ; 0503 ;
摘要
文化复兴是文明振兴的前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构建乡村精神家园。作为一个彼此联结、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乡村精神家园是在长期的乡村实践中形成的,以乡村文化为土壤,并由被主体所普遍认同的文化认知、道德观念、价值理念、理想信念等要素构成的意义世界和理想境界。它对乡村振兴具有突出的功能价值,但却遭遇理想信念有所缺位、价值理念有所消解、道德观念日渐式微、文化认知存在偏差等建设困境,亟需以马克思主义铸牢乡村理想信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造乡村价值理念,以乡村家风建设重新树立乡村道德观念,以乡村教育推动乡村文化认知。
引用
收藏
页码:194 / 19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在现代化进程中铸建乡村精神家园——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为例 [J].
崔丽华 .
理论视野, 2018, (11) :68-71
[2]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家文化”建设 [J].
王丽娜 .
人民论坛, 2018, (30) :74-75
[3]   乡村文化振兴与文化供给侧改革 [J].
徐勇 .
东南学术, 2018, (05) :132-137
[4]   以农民组织化重建乡村主体性: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基础 [J].
吴重庆 ;
张慧鹏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03) :74-81
[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防止的几种倾向 [J].
贺雪峰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03) :111-116
[6]   当前农村不良社会风气的态势、成因及对策——基于全国200多个村4000多家农户连续3年的调查 [J].
李敏 ;
张利明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8 (02) :94-100+114
[8]   论我国古代精神家园建设的自然性内涵 [J].
曾萍 ;
郑永廷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5, (03) :9-11
[9]   从熟人社会到“无主体熟人社会” [J].
吴重庆 .
读书, 2011, (01) :19-25
[10]   当代中国乡村的价值之变 [J].
贺雪峰 .
文化纵横, 2010, (03) :8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