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杉木林植被碳贮量、碳密度及碳吸存潜力

被引:28
作者
李斌 [1 ,2 ]
方晰 [1 ,3 ]
项文化 [1 ,3 ]
田大伦 [1 ,3 ]
机构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 国家林业局
[3] 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关键词
杉木林植被; 碳贮量; 碳密度; 碳吸存潜力; 湖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湖南省2005和2010年森林资源调查统计数据,结合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观测数据,估算湖南省杉木林植被碳贮量、碳密度及碳吸存潜力。结果表明:2005和2010年湖南省杉木林植被碳贮量分别为30.39×106和32.92×106t,均以中龄林的碳贮量最高,分别为17.64×106和17.31×106t;2010年各地州市杉木林植被碳贮量为0.34×106~6.45×106t;杉木林碳密度随林分龄级增加而增高,过熟林最大(23.90tC·hm-2以上),2005和2010年湖南省杉木林平均碳密度分别为10.83和12.05tC·hm-2,各地州市杉木林植被碳密度为6.03~16.58tC·hm-2,基本上呈现出南高北低的趋势;湖南省杉木林植被的现实碳吸存潜力为90.75×106t,不同龄级林分的现实碳吸存潜力表现为中龄林(53.62×106t)>近熟林(32.77×106t)>幼龄林(4.36×106t),各地州市杉木林植被的现实碳吸存潜力为1.18×106~17.39×106t;湖南省(2010年)现有未成熟杉木林到2020年时的固碳潜力为176.77×106t,年固碳潜力为17.68×106t·a-1,到达成熟阶段(26年生)时固碳潜力为211.67×106t。湖南省杉木林分质量不高,中幼龄林所占比重较大,若能对现有杉木林加以更好的抚育管理,湖南省杉木林仍有很大的碳汇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长期生产力的定位研究.[D].杨超.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 05
  • [2] 吉林省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碳密度及其分布.[J].王新闯;齐光;于大炮;周莉;代力民;.应用生态学报.2011, 08
  • [3] 四川省及重庆地区森林植被碳储量动态
    黄从德
    张健
    杨万勤
    唐宵
    赵安玖
    [J]. 生态学报, 2008, (03) : 966 - 975
  • [4]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植被固碳现状和潜力
    吴庆标
    王效科
    段晓男
    邓立斌
    逯非
    欧阳志云
    冯宗炜
    [J]. 生态学报, 2008, (02) : 517 - 524
  • [5]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时空动态变化研究
    徐新良
    曹明奎
    李克让
    [J].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06) : 1 - 10
  • [6] 河南森林植被的碳储量研究
    光增云
    [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7, (01) : 76 - 79
  • [7] 湖南省森林植被的碳贮量及其地理分布规律
    焦秀梅
    项文化
    田大伦
    [J].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5, (01) : 4 - 8
  • [8] 湖南会同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素密度
    田大伦
    方晰
    项文化
    [J]. 生态学报, 2004, (11) : 2382 - 2386
  • [9]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碳贮量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赵敏
    周广胜
    [J]. 地理科学, 2004, (01) : 50 - 54
  • [10] 山东省森林有机碳储量及其动态的研究
    张德全
    桑卫国
    李曰峰
    王宗泉
    盖文杰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S1) : 93 -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