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杉木林植被碳贮量、碳密度及碳吸存潜力

被引:28
作者
李斌 [1 ,2 ]
方晰 [1 ,3 ]
项文化 [1 ,3 ]
田大伦 [1 ,3 ]
机构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 国家林业局
[3] 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关键词
杉木林植被; 碳贮量; 碳密度; 碳吸存潜力; 湖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湖南省2005和2010年森林资源调查统计数据,结合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观测数据,估算湖南省杉木林植被碳贮量、碳密度及碳吸存潜力。结果表明:2005和2010年湖南省杉木林植被碳贮量分别为30.39×106和32.92×106t,均以中龄林的碳贮量最高,分别为17.64×106和17.31×106t;2010年各地州市杉木林植被碳贮量为0.34×106~6.45×106t;杉木林碳密度随林分龄级增加而增高,过熟林最大(23.90tC·hm-2以上),2005和2010年湖南省杉木林平均碳密度分别为10.83和12.05tC·hm-2,各地州市杉木林植被碳密度为6.03~16.58tC·hm-2,基本上呈现出南高北低的趋势;湖南省杉木林植被的现实碳吸存潜力为90.75×106t,不同龄级林分的现实碳吸存潜力表现为中龄林(53.62×106t)>近熟林(32.77×106t)>幼龄林(4.36×106t),各地州市杉木林植被的现实碳吸存潜力为1.18×106~17.39×106t;湖南省(2010年)现有未成熟杉木林到2020年时的固碳潜力为176.77×106t,年固碳潜力为17.68×106t·a-1,到达成熟阶段(26年生)时固碳潜力为211.67×106t。湖南省杉木林分质量不高,中幼龄林所占比重较大,若能对现有杉木林加以更好的抚育管理,湖南省杉木林仍有很大的碳汇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1] 第二代杉木中幼林生态系统碳动态与平衡
    方晰
    田大伦
    项文化
    闫文德
    康文星
    [J].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2, (01) : 1 - 6
  • [12] 区域杉木林生物量估算方法清单及可靠性检验.[D].刘雯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 03
  • [13] 杉木林生态系统功能过程.[M].田大伦著;.科学出版社.2005,
  • [14] Potential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China's forests
    Zhang, XQ
    Xu, DY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 2003, 6 (05) : 421 - 432
  • [15] 中国森林植被碳库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方精云
    陈安平
    [J]. 植物学报, 2001, (09) : 967 - 973
  • [16]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碳储量和碳密度研究
    王效科
    冯宗炜
    欧阳志云
    不详
    [J]. 应用生态学报 , 2001, (01) : 13 - 16
  • [17] 中国森林碳动态及其对全球碳平衡的贡献
    刘国华
    傅伯杰
    方精云
    [J]. 生态学报, 2000, (05) : 733 - 740
  • [18] 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和碳平衡
    周玉荣
    于振良
    赵士洞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5) : 518 - 522
  • [19]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固定大气碳的潜力
    王效科
    冯宗炜
    [J]. 生态学杂志, 2000, (04) : 72 - 74
  • [20] 区域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生物生产力研究方法
    赵士洞
    罗天祥
    [J]. 资源科学, 1998, (01) : 25 -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