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豆蔻不同部位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被引:14
作者
晏小霞
王茂媛
王祝年
王建荣
何际婵
机构
[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华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草豆蔻; 不同部位; 挥发油; GC-M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4 [中药化学]; O657.63 [质谱分析];
学科分类号
1008 ; 070302 ; 081704 ;
摘要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分别提取草豆蔻种子、果壳和叶的挥发油,并采用GC-M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草豆蔻种子、果壳和叶的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47、52和61种化合物,占各部位挥发油总量的98.61%、99.26%和97.77%。3者共鉴定出81种化合物,其中有28种化合物是共有成分,21种化合物在草豆蔻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中尚未见报道。可见草豆蔻不同部位挥发油化学成分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在资源的研究开发中值得重视。
引用
收藏
页码:1389 / 139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草豆蔻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研究 [J].
于萍 ;
崔兆杰 ;
邱琴 ;
刘廷礼 ;
李建光 .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02, (02) :135-137
[2]   砂仁、草豆蔻及长序砂仁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J].
施法 ;
佟晓波 ;
张满来 .
中国药事, 2009, 23 (03) :272-274
[3]   草豆蔻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指纹图谱研究 [J].
金宏 ;
赵文英 ;
公衍玲 .
医药导报, 2009, 28 (05) :585-587
[4]   草豆蔻化学成分的GC/MS研究 [J].
张力 ;
包玉敏 ;
杨利青 ;
徐宁 ;
李增春 ;
付克 ;
于海 .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5) :502-504
[5]   草豆蔻鲜果壳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J].
晏小霞 ;
王茂媛 ;
王祝年 ;
王建荣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 2010, (03) :94-96
[6]   草豆蔻中元素测定及索氏法提取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J].
陈少东 ;
陈福北 ;
卢平 ;
陈剑平 ;
刘红星 ;
聂坤梅 .
中国调味品, 2010, 35 (09) :87-90
[7]   白豆蔻、红豆蔻、草豆蔻和肉豆蔻挥发油成分的比较 [J].
曾志 ;
符林 ;
叶雪宁 ;
张涛 ;
蒙绍金 ;
蒙春燕 .
应用化学, 2012, 29 (11) :1316-1323
[8]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essential oils of twoAlpiniaspecies from Hainan Island,China. Peng N,Hu Y M,Zhao J Y,et al. Zeitschrift f櫣r Naturforschung . 2004
[9]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10
[10]  
Essential oil from chinese drug ‘caodoukou’, the seeds of Alpinia katsumadai. Yasuhisa Saiki Yohko Ishikawa Mitsuo Uchida and Seigo Fukushima. Phytochemistry .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