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中风后肌痉挛研究概况

被引:6
作者
何冠蘅
王倩
机构
[1] 广州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 肌痉挛; 针灸疗法; 文献综述;
D O I
10.13457/j.cnki.jncm.2009.11.040
中图分类号
R246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正>中风后肌痉挛,又称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硬瘫,属于中医学筋病、痉证的范畴,《内经》已有薄厥、偏枯等认识。气虚则痿,血虚则痉,机体阴阳失衡,肝血不足,肝肾阴虚,致筋脉失养,久则肢体出现弛缓或痉挛。其病位在脑,反映在筋脉,与肝、肾相关。一般来说,中风后经过1~3周软瘫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0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针药并用调和阴阳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状态的影响 [J].
余志辉 ;
胡建芳 .
上海针灸杂志, 2008, (08) :18-20
[2]   推针手法治疗中风后指过屈疗效观察 [J].
王东升 ;
王顺 ;
尚艳杰 ;
崔晓梅 .
中国针灸, 2008, (04) :267-269
[3]   养阴通督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临床观察 [J].
唐友斌 ;
汪泓 ;
吴以诚 ;
秦黎虹 .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7, (05) :447-448
[4]   电针跷脉穴治疗中风偏瘫下肢肌痉挛状态35例临床观察 [J].
高智颖 .
中医药导报, 2007, (03) :53-55
[5]   透刺加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44例临床观察 [J].
潘永清 .
江苏中医药, 2007, (01) :39-40
[6]   腹针治疗中风后肢体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研究 [J].
祝晓忠 .
中国医师杂志, 2006, (S1) :219-220
[7]   芒针透刺拮抗肌结合肌张力平衡促通技术治疗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研究 [J].
李佩芳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6, (08) :714-715
[8]   周围神经探测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38例疗效观察 [J].
张少君 ;
骆钧梵 ;
陈竟芬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6, (01) :28-29
[9]   “补缓泻急”针刺法治疗中风性肌痉挛疗效观察 [J].
赵晓峰 ;
李平 .
上海针灸杂志, 2005, (10) :13-14
[10]   对火针治疗脑中风后上肢痉挛疗效的评价 [J].
高天宇 ;
梅富华 ;
段文清 ;
牛春健 ;
杨煜飞 .
内蒙古中医药, 2004, (05)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