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栽对尾巨桉短周期人工林碳贮量的影响

被引:30
作者
梁宏温 [1 ]
温远光 [1 ]
温琳华 [1 ]
殷庆仓 [1 ]
黄锡泽 [2 ]
周国福 [2 ]
机构
[1] 广西大学林学院
[2] 广西国有东门林场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关键词
尾巨桉; 短周期; 人工林; 碳含量; 碳贮量; 连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2.39 [桉];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对广西国有东门林场不同连栽代数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短周期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开展研究,旨在阐明短周期桉树人工林连栽对生态系统各组分(土壤、凋落物、林下植物和乔木)的碳含量、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尾巨桉短周期人工林生态系统同一层次的同一器官(或组分)碳含量因连栽代次和林龄不同存在差异,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不同层次和不同器官(或组分)碳含量的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及其特性对碳含量的影响更显著。(2)7.6a尾巨桉连栽林分的碳贮量平均为127.649 t.hm-2,比第1代(134.411 t.hm-2)低5.03%,差异不显著(p>0.05);两类林分碳贮量的空间分布序列均表现为土壤层>乔木层>凋落物层>林下植物层。(3)两类林分各组份的碳含量和碳贮量均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4)连栽对乔木层和凋落物层的碳贮量影响较小,但具有降低林下植被和土壤碳贮量的作用。短周期桉树人工林连栽采取的采伐林木、炼山清理、机耕全垦整地等措施对林地的反复干扰是导致林下植被和土壤碳贮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4242 / 425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连栽对尾巨桉短轮伐期人工林生长量和生产力动态的影响 [J].
梁宏温 ;
温远光 ;
吴国喜 ;
黄锡泽 ;
周国福 ;
陈东林 .
福建林业科技, 2008, (03) :14-18
[2]   广西大青山南亚热带马尾松、杉木混交林生态系统碳素积累和分配特征 [J].
康冰 ;
刘世荣 ;
张广军 ;
常建国 ;
温远光 ;
马姜明 ;
郝文芳 .
生态学报, 2006, (05) :1320-1329
[3]   连栽对桉树人工林下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J].
温远光 ;
刘世荣 ;
陈放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9) :1667-1671
[4]   桉树工业人工林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动态研究 [J].
温远光 ;
刘世荣 ;
陈放 ;
和太平 ;
梁宏温 ;
陈婷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 (04) :17-22
[5]   连栽桉树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初步研究 [J].
陈婷 ;
温远光 ;
孙永萍 ;
梁宏温 .
广西林业科学, 2005, (01) :8-12
[6]   樟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素贮量与分布研究 [J].
雷丕锋 ;
项文化 ;
田大伦 ;
方晰 .
生态学杂志, 2004, (04) :25-30
[7]   马尾松人工林生产与碳素动态 [J].
方晰 ;
田大伦 ;
胥灿辉 .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3, (02) :11-15
[8]   速生阶段杉木人工林碳素密度、贮量和分布 [J].
方晰 ;
田大伦 ;
项文化 .
林业科学, 2002, (03) :14-19
[9]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碳储量和碳密度研究 [J].
王效科 ;
冯宗炜 ;
欧阳志云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1) :13-16
[10]   中国森林碳动态及其对全球碳平衡的贡献 [J].
刘国华 ;
傅伯杰 ;
方精云 .
生态学报, 2000, (05) :73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