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源及其浓度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64
作者
蒋汉明
高坤山
机构
[1] 汕头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
[2] 汕头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 汕头
[3] 汕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4] 武汉
关键词
氮源; 三角褐指藻; 生长; 脂肪酸; PUFAs; EPA;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 [植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为了研究氮源的类型和浓度对微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用含有不同浓度NO3 -、NH4+ 、NH2 CONH2 的培养基 ,对三角褐指藻 (Phaeodactylumtricornutum)进行了培养 ,并测定了其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 ,培养基中不添加氮源时 ,三角褐指藻生长缓慢 ,但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s)和C18脂肪酸 (C18∶0 ,C18∶2 (n -6) ,C18∶3 (n -6) )占总脂肪酸的比例较高 ;氮浓度较低 (<1 8mmol/L)时 ,三角褐指藻以NH4+ 为氮源 ,生长较快 ;氮浓度较高 (>3 5mmol/L)时 ,以NH2 CONH2 为氮源 ,生长较快。以NH4+ 或NH2 CONH2 为氮源时 ,EPA(Eicosapentaenoicacid)和PUFAs占总脂肪酸的比例随着其浓度的增加而上升 ;而以NO3 -为氮源时 ,EPA和PUFAs随着NO3 -浓度增加先上升后下降 ,最适NO3 -浓度为 1 8mmol/L ,此时的EPA占总脂肪酸的比例为 16 7%。EPA占干重 (w/w)的比例 ,不管是哪种氮源 ,均随着氮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但是在 0 9— 3 5mmol/L之间 ,3种氮源间EPA含量差异不显著。当氮源浓度为 7 0mmol/L时 ,以NH2 CONH2 为氮源 ,EPA和PUFAs含量最高 ,分别为 2 6 %和 4 4 %。PUFAs占干重的比例随着NO3 -浓度增加而下降 ,随NH2 CONH2 浓度增加而升高 ,而受NH4+ 浓度变化的影响不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545 / 55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10种海洋微藻总脂、中性脂和极性脂的脂肪酸组成 [J].
俞建江 ;
李荷芳 ;
周汉秋 .
水生生物学报, 1999, (05) :481-488
[2]   影响微藻脂肪酸组成因素概述 [J].
杨秀霞 ;
于浩 ;
曾晓起 .
海洋湖沼通报, 2001, (01) :76-82
[3]   氮源和N/P对眼点拟微球藻的生长、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J].
魏东 ;
张学成 ;
隋正红 ;
徐怀恕 .
海洋科学, 2000, (07) :46-51+56
[4]   营养盐对三角褐指藻脂肪酸含量与百分组成的影响 [J].
廖启斌 ;
李文权 ;
陈清花 ;
郑爱榕 .
海洋环境科学, 2000, (02) :6-9
[5]   硝酸钠浓度对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MACC/B226生长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J].
梁英 ;
麦康森 ;
孙世春 ;
于道德 .
海洋科学, 2002, (05) :48-51
[6]  
吴克刚,柴向华. DHA对大脑及视力的保健作用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00
[7]   14种微藻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研究 [J].
蒋霞敏 ;
郑亦周 .
水生生物学报, 2003, (03) :24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