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对武香粳14颖花分化和退化的影响

被引:17
作者
杨洪建 [1 ]
杨连新 [1 ]
黄建晔 [1 ]
刘红江 [1 ]
董桂春 [1 ]
颜士敏 [1 ]
朱建国 [2 ]
王余龙 [1 ]
机构
[1]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 FACE; 分化颖花数; 退化颖花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1—2003年,利用我国唯一的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研究平台,研究大气CO2浓度比对照高200μmol.mol-1的FACE处理对水稻品种武香粳14颖花分化和退化的影响。FACE处理结果表明,每穗现存颖花数平均比对照少10.4~12.6朵,降幅为6.88%8.49%,达极显著水平;对每穗颖花分化数和1次枝梗颖花退化数无显著影响,但使2次枝梗颖花的退化数和退化率显著高于对照;水稻每朵分化颖花所占有的抽穗期植株含N量和拔节至抽穗期的吸N量显著或极显著小于对照,使抽穗期茎鞘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有率及其与植株含N率的比值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每朵分化颖花所占有的抽穗期植株含N量和拔节至抽穗期的吸N量与每穗颖花退化数均呈线性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48**、-0.961**;抽穗期茎鞘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有率及其和植株含N率的比值与每穗颖花退化数均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08*、0.831*。认为FACE处理降低水稻颖花形成期吸氮能力,使植株碳代谢增强、氮代谢减弱可能是其分化颖花大量退化和每穗颖花数少于对照的重要原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076 / 108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水稻不同生育时期N素营养对FACE响应的研究 [J].
黄建晔 ;
杨洪建 ;
杨连新 ;
王余龙 ;
朱建国 ;
刘红江 ;
董桂春 ;
单玉华 .
作物学报, 2004, (12) :1237-1243
[2]   开放式空气CO浓度增加(FACE)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与氮的互作效应 [J].
黄建晔 ;
杨洪建 ;
杨连新 ;
刘红江 ;
董桂春 ;
朱建国 ;
王余龙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4, (12) :1824-1830
[3]   稻米品质性状对开放式空气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的响应 [J].
董桂春 ;
王余龙 ;
黄建晔 ;
杨洪建 ;
顾晖 ;
彭斌 ;
居静 ;
杨连新 ;
朱建国 ;
单玉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7) :1217-1222
[4]   开放式空气CO2增高对水稻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J].
黄建晔 ;
董桂春 ;
杨洪建 ;
王余龙 ;
朱建国 ;
杨连新 ;
单玉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2) :253-257
[5]   开放式空气CO浓度增高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J].
黄建晔 ;
杨洪建 ;
董桂春 ;
王余龙 ;
朱建国 ;
杨连新 ;
单玉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0) :121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