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冷阱热解色谱仪在烃源岩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10
作者
蒋启贵 [1 ]
马媛媛 [1 ]
李欣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单冷阱; 热解色谱; 烃源岩; 组分动力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利用单冷阱热解色谱仪对烃源岩样品进行热解分析,通过电磁切割和冷阱富集的匹配,能实现烃源岩不同演化阶段热解生烃组分色谱分析,气态烃也得到很好分离,从而为烃源岩组分动力学研究提供了技术保障。对不同类型烃源岩的热解分析表明,烃源岩从Ⅰ型到Ⅲ型有机质,甲烷产率快速增加,而轻质油和重质油则逐渐减少,湿气与有机质类型关系不明确,产率变化不大;烃源岩热解产物正烷烃与正烯烃的比值受到热解速率、烃源岩演化阶段及类型的综合影响,不能简单地以烃源岩热解正烷烃与正烯烃的比值来确定有机质类型。建立的烃源岩热解生烃组分动力学分析技术能提供包括C1(干气)、C2—C4(湿气)、C5—C14(轻质油)和C15+(重质油)的动力学数据,从而为烃源岩定量评价、确定其主成油期、主成气期、油气比和资源量计算提供了重要技术参数。
引用
收藏
页码:546 / 551+558 +55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1]   中国南方海相烃源岩生烃动力学研究 [J].
蒋启贵 ;
王延斌 ;
秦建中 ;
王勤 ;
张彩明 .
石油实验地质, 2008, 30 (06) :606-610
[12]  
Extrapolation of the kinetics of oil and gas formation from laboratory experiments to sedimentary basins. Ungger P,Pelet R. Nature . 1987
[13]  
State of the art of research in kinetic modelling of oil formation and expulsion. Ungerer P. Organic Geochemistry . 1990
[14]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stable carbon isotope ratios in natural gases. Tang Y,Perry JK,Jenden PD,et al.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 2000
[15]  
MultiPle cold trap pyrolysis gas chromatography:a new technique for modeling hydrocarb generation. Tang Y,Stauffer M. Organic Geochemistry . 1994
[16]   未熟—低熟油生成机理的化学动力学研究及其初步应用 [J].
卢双舫 ;
刘晓艳 ;
付晓泰 ;
冯亚丽 ;
王振平 ;
薛海涛 .
沉积学报, 2001, (01) :130-135
[17]   在线PY-GC分析技术在气源岩评价中的应用 [J].
贾蓉芬 ;
邵敏 ;
刘德汉 .
地球化学, 2001, (06) :592-598
[18]   源岩平均活化能影响因素浅析 [J].
沈忠民 ;
陈义才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2, (06) :600-604
[19]   用开放体系的热解方法对烃源岩生烃动力学的研究:以东营凹陷某生油岩为例 [J].
高喜龙 ;
肖贤明 ;
刘中云 ;
王建宝 ;
郭汝泰 ;
鹿洪友 ;
Tang Yongchun .
地球化学, 2003, (05) :485-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