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碳同位素技术在土壤-植物系统碳循环中的应用

被引:35
作者
刘微
吕豪豪
陈英旭
吴伟祥
机构
[1]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工程系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稳定碳同位素; 碳循环; 光合作用; 土壤有机质; 根际微生物;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8.0123
中图分类号
S154.4 [土壤-植物系统];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碳作为重要的生命元素,在土壤-植物系统物质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一种天然的示踪物,稳定碳同位素(13C)较放射性同位素具有安全、无污染、易控制的优点,在土壤-植物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检测土壤-植物体系中稳定碳同位素的自然丰度或采用稳定碳同位素标记有机材料,能够较真实地了解植物的光合特性、光合产物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运转及其在土壤中的分解、转化等过程.本文概述了稳定碳同位素技术在植物光合作用及光合产物运转、古气候重建、土壤有机质周转以及植物-根际微生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针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674 / 68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滇西新近纪植物气孔、碳同位素组成与古环境分析 [J].
解三平 ;
孙柏年 ;
阎德飞 ;
丛培允 ;
肖良 ;
韦利杰 .
沉积学报, 2006, (06) :883-888
[2]   陆生植物稳定碳同位素组成与全球变化 [J].
郑淑霞 ;
上官周平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4) :4733-4739
[3]   转PEPC基因水稻种质的稳定光合生理特性 [J].
凌丽俐 ;
林宏辉 ;
焦德茂 .
作物学报, 2006, (04) :527-531
[4]   天目山柳杉树轮δC年序列差异 [J].
赵兴云 ;
王建 ;
钱君龙 ;
曾昭鹏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6, (03) :3362-3367
[5]   用δ13C法研究黑土添加有机物料后有机碳的变化规律 [J].
王金达 ;
刘淑霞 ;
刘景双 ;
于君宝 .
土壤通报, 2005, (03) :333-336
[6]   基于稳定碳同位素技术研究青藏高原东部高寒区植被的光合型 [J].
李明财 ;
易现峰 ;
李来兴 ;
张晓爱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06) :1052-1056
[7]   碳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植物水分胁迫研究中的应用 [J].
陈英华 ;
胡俊 ;
李裕红 ;
薛博 ;
严重玲 .
生态学报, 2004, (05) :1027-1033
[8]   土壤养分对作物茎叶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和生物产量的影响 [J].
赵良菊 ;
刘晓宏 ;
肖洪浪 ;
郭天文 .
地球学报, 2003, (06) :519-524
[9]   现代土壤有机质研究中新的量化指标概述 [J].
王晶 ;
张旭东 ;
解宏图 ;
朱平 ;
姜桂敏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0) :1809-1812
[10]  
用δ13C方法研究玉米秸秆分解期间土壤有机质数量动态变化[J]. 窦森,张晋京,Lichtfouse E.,曹亚澄.土壤学报.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