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源区第四纪地质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15
作者
程捷
姜美珠
昝立宏
刘学清
续晓璟
陆平
张绪教
田明中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东华理工学院地球科学与资源信息管理系
[3] 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信息处
[4]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5] 江西抚州
[6] 北京
关键词
黄河源区; 第四系层序; 冰期; 冰盖; 湖泊演化; 水系变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63 [第四纪(系)];
学科分类号
070905 ;
摘要
通过对黄河源区的钻孔、自然露头的研究, 建立了黄河源区的第四纪地层层序。第四纪地层可划分为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下更新统为河湖相沉积; 中更新统主要有湖积物、冰碛物和冰水沉积物; 上更新统主要有湖积物、冰碛物、冰水沉积物、洪积物和河流沉积物; 全新统主要由河流沉积物、洪积物和湖积物构成。黄河源区的冰期可划分为3期, 即末次冰期、倒数第二次冰期、倒数第三次冰期, 末次冰期又可分为2个冰阶。黄河源区的湖泊演化可划分为早更新世、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全新世3个阶段: 早更新世的湖泊范围小; 中更新世的湖泊范围明显扩大, 在位置上也较早更新世的湖泊南移; 晚更新世的湖泊经历了两次的扩张—收缩变化, 到了全新世, 除现今还发育的几个湖泊外, 大多数地区的湖水已退出, 基本上转变为河流环境。在晚更新世末期到全新世初期, 封闭黄河源区的多石峡被切开, 湖水外泄, 现今的黄河形成了, 同时发生了袭夺长江水系的水流。
引用
收藏
页码:239 / 24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粘土矿物在黄河源区古气候研究中的应用 [J].
程捷 ;
唐德翔 ;
张绪教 ;
田明中 ;
李艳 .
现代地质, 2003, (01) :47-51
[2]  
40~30ka B.P.中国暖湿气候和海侵的特征与成因探讨[J]. 施雅风,于革.第四纪研究. 2003(01)
[3]   40~30ka B.P.中国西北地区暖湿气候的地质记录及成因探讨 [J].
杨保 ;
施雅风 .
第四纪研究, 2003, (01) :60-68
[4]   西藏纳木错末次间冰期以来的气候变迁与湖面变化 [J].
赵希涛 ;
朱大岗 ;
严富华 ;
吴中海 ;
马志邦 ;
麦学舜 .
第四纪研究, 2003, (01) :41-52
[5]   中国热带MIS3气候特征探讨 [J].
黄镇国 ;
张伟强 ;
江璐明 .
第四纪研究, 2003, (01) :77-82
[6]   冰期之青藏高原新研究 [J].
周尚哲 ;
李吉均 .
地学前缘, 2001, (01) :67-75
[7]   青藏高原大湖期 [J].
李炳元 .
地理学报, 2000, (02) :174-182
[8]   青藏高原冰期环境与冰期全球降温 [J].
刘东生 ;
张新时 ;
熊尚发 ;
秦小光 .
第四纪研究, 1999, (05) :385-396
[9]   青海托索湖地区第四纪晚期孢粉组合特征及古气候变迁 [J].
于庆文 ;
张志 ;
王永标 ;
张克信 ;
李长安 .
地球科学, 1999, (02) :13-16
[10]   东昆仑山构造隆升与水系演化及其发展趋势 [J].
李长安 ;
殷鸿福 ;
于庆文 .
科学通报, 1999, (02) :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