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记忆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被引:30
作者
加小双 [1 ,2 ,3 ]
李宜芳 [1 ]
谭悦 [1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北京研究中心
[3] 世界记忆项目北京学术中心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记忆; 档案化; 活态; 保护与传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G275.9 [其他档案];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上世纪后半叶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文化遗产化的公约历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形成了以"档案化""活态化"为典型代表的多种保护方案。本文在系统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两大典型方案的基础上,提出数字记忆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方案,并以"北京记忆"项目"北京童谣"子项目为案例说明该方案的实践应用和应用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档案学与数字人文:档案观的脱节与共生 [J].
加小双 .
图书馆论坛, 2019, 39 (05) :10-16
[2]   国内外记忆实践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J].
加小双 ;
徐拥军 .
图书情报知识 , 2019, (01) :60-66
[3]   匈牙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化、可视化和数字化 [J].
亚诺什塔 ;
邓雪晨 .
民间文化论坛, 2018, (05) :21-26
[4]   “一带一路”倡议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合作 [J].
朱刚 .
西北民族研究, 2017, (03) :39-47
[5]   让“馆藏童谣”复活——试论建阳汉族童谣的传承与发展 [J].
杨滨 .
艺苑, 2015, (04) :96-98
[6]   民俗文化空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 [J].
乌丙安 .
民间文化论坛, 2007, (01) :98-100
[7]  
学界商圈唯西方是好中国人迷失西潮中. http://news.163.com/05/0825/14/1S0OC79R0001124T.html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