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黄酮和内酯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29
作者
张英
吴晓琴
俞卓裕
机构
[1] 浙江大学农业工程和食品科学学院
[2] 浙江大学农业工程和食品科学学院 浙江杭州
[3] 浙江杭州
关键词
竹叶; 紫竹叶; 总黄酮; 总内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5 [竹];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以刚竹属的紫竹为代表 ,逐月定点、定株、定量采集叶样 ,分别用硝酸铝 亚硝酸钠比色法和异羟肟酸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和总内酯含量 ,并采用X XOD Luminol的O·-2 产生体系和VC Cu2 + H2 O2 酵母多糖的·OH产生体系 ,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紫竹叶醇提物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 ,以考察竹叶有效成分含量和活性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 :紫竹叶总黄酮含量全年变化在 0 .6 7%~ 1 .71 % (以叶干基计 ) ,1 1月至翌年 4月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 1 .38%~ 1 .5 6 % ) ;总内酯的含量全年变化在 0 .4 4%~ 1 .0 2 %。竹叶对O·-2 和·OH的半抑制浓度 (IC50 )分别变化在 2 .94~ 33.0 5 μg/mL和 3.4 7~ 8.78mg/mL(均折合成叶干基计 )之间 ,清O·-2 活性最强是 2月份 ,最弱是 6月份 ,1 1月至 5月上旬活性普遍较强 (IC50 <8.5 μg/mL ) ;清·OH活性变化较小 ,与总黄酮含量的高低相对应。综合以上变化规律 ,得出竹叶采收时间以秋冬季为宜 ,尤以每年 1 1月至翌年 3月为最佳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影响银杏叶黄酮含量的因子及其评价 [J].
程水源 ;
顾曼如 ;
束怀瑞 .
湖北农学院学报, 1999, (02) :15-17
[2]   银杏叶黄酮醇甙和萜内酯变化规律研究 [J].
何 ;
张迪清 ;
何照范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6) :61-64
[3]   生态条件对银杏叶黄酮积累的影响 [J].
孙视 ;
刘晚苟 ;
潘福生 ;
庞自洁 ;
贺善安 .
植物资源与环境, 1998, (03) :2-8
[4]   采收季节银杏叶片黄酮醇糖苷含量和生理变化的研究 [J].
姜玲 ;
章文才 ;
马湘涛 .
湖北农业科学, 1998, (04) :40-42
[5]   竹叶对食品致病菌的抑菌作用 [J].
张伟 ;
檀建新 ;
贾英民 ;
马雯 ;
袁玉荣 ;
张敏 .
食品科学, 1998, (04) :37-39+65
[6]   天然食品防腐剂——竹叶的研究——1.抗菌物质的提取、抗菌活性及稳定性 [J].
李惠珍 ;
陈朝洋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0, (02) :74-82
[7]  
Seasonal variations of the flavonoid content from Ginkgo biloba leaves .2 LOBSTEIN A,RIETSCH-JAKO L,HAAG-Berrurier,et al. Planta Med .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