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2 条
灰色聚类法综合评价滴水湖水系环境质量
被引:27
作者:
江敏
[1
,2
]
刘金金
[1
]
卢柳
[1
]
胡文婷
[1
]
吴昊
[1
,2
]
邢斌
[1
]
任治安
[1
]
机构:
[1]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2] 水域环境生态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来源:
关键词:
滴水湖水系;
灰色聚类法;
地表水环境质量;
富营养化程度;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2.02.027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将滴水湖水系看作一个灰色系统进行研究,利用灰色聚类理论,以地表水环境标准和富营养化分级标准为基础建立灰类评价体系,确定聚类指标的隶属度和标准灰类的权重,得到各聚类指标对标准灰类的聚类系数,最大聚类系数关联的等级即水体质量等级。2010年,每2周1次对滴水湖水系11个监测点的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Mn)、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总磷(TP)、总氮(TN)、氨氮(NH3-N)、透明度(SD)及叶绿素a(Chl.a)进行监测,取各指标的年均值,建立灰类评价系统。结果表明:滴水湖水源大治河及引水干道随塘河处水质属于Ⅳ类~Ⅴ类,呈富营养化和极度富营养化状态;闸外引水河芦潮引河段水质类型为Ⅲ类,为富营养化水平;闸内引水河道水质总体呈现富营养化状态,水质类型为Ⅲ类;滴水湖湖区水体质量良好,水质类型为Ⅲ类,呈中营养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346 / 352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