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工业数字化的组态路径——基于“技术-组织-环境”的理论框架分析

被引:44
作者
陈爽英 [1 ]
雷波 [1 ]
冯海红 [2 ]
机构
[1] 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关键词
工业数字化; 欠发达地区; 发达地区; 定性比较分析; TOE理论框架;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210402.003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1 ;
摘要
工业数字化是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本文基于新兴技术应用的“技术-组织-环境”理论框架,构建驱动工业数字化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并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中国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进行组态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欠发达地区工业数字化高水平发展的驱动路径有3条,发达地区工业数字化高水平发展有2条;且两类地区有相同的通用性驱动路径,也有各自不同的专用性驱动路径。此外,两种地区工业数字化高水平发展的驱动路径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条件不同,且技术、组织、环境条件之间的替代关系也不一样。该研究结论,有助于理性揭示区域工业数字化背后多重因素间复杂互动本质,并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工业数字化高水平发展带来有益的实践启示和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410 / 419+453 +45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G20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J].
王媛媛 ;
张华荣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0, 37 (09) :3-23
[2]   数字化对制造业企业绩效的多重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J].
戚聿东 ;
蔡呈伟 .
学习与探索, 2020, (07) :108-119
[3]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我国工业互联网实施影响因素研究 [J].
王君泽 ;
宋小炯 ;
杜洪涛 .
中国软科学, 2020, (06) :30-41
[4]   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影响因素及变化机制分析 [J].
马书琴 ;
李卓异 .
情报科学 , 2020, (06) :38-43
[5]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及国际竞争力 [J].
吴晓怡 ;
张雅静 .
科研管理, 2020, 41 (05) :250-258
[6]   我国区域5G产业政策比较研究——基于政策目标、工具和执行的分析 [J].
吴俊 ;
姜尚杨帆 ;
李晓华 .
情报杂志, 2020, 39 (06) :104-112
[7]   互联网驱动的产业融合——基于分工与纵向整合的解释 [J].
黄浩 .
中国软科学, 2020, (03) :19-31
[8]   工业数字化工程的内涵剖析及体系建构研究 [J].
毛光烈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16 (01) :1-6
[9]   数字经济水平对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浙江省2008—2017年面板数据 [J].
沈运红 ;
黄桁 .
科技管理研究, 2020, 40 (03) :147-154
[10]   中国制造业智能化程度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李健旋 .
中国软科学, 2020, (01) :154-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