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赋能乡村教育振兴的内涵、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

被引:20
作者
韩小凡
机构
[1] 中央民族大学
关键词
技术; 技术赋能; 乡村教育; 乡村教育振兴; 乡村振兴;
D O I
10.16697/j.1674-5485.2023.01.012
中图分类号
G5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技术赋能为乡村教育振兴带来了重要机遇,推动技术赋能乡村教育是实现乡村教育振兴的必然选择。技术赋能乡村教育振兴是利用智能技术为乡村教育振兴赋能加力的过程,其价值意蕴主要体现在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重塑乡村教育生态、促进地方性知识的生成、厚植乡土社会的人力资本等。推进技术赋能乡村教育振兴,需要通过提供制度保障,优化生态环境;廓清技术边界,强化专业赋能;传承乡土文化,赋予文化活力;尊重个体生命,回归育人本质等实践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21]  
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夏建中著, 1997
[22]   学校教育时空存在的问题分析 [J].
王枬 .
教育学报, 2019, 15 (01) :3-9
[23]   乡村教育的现代化困境与出路 [J].
周兴国 .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8, (04) :1-6
[24]   从“控制工具”到“交往媒介”:论新一代法兰克福学派学者芬伯格的传播技术观 [J].
李志敏 .
国际新闻界, 2017, 39 (03) :74-90
[25]   技术哲学从经验转向到文化转向的发展及其展望 [J].
林慧岳 ;
丁雪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 41 (04) :31-35
[26]   论自然与人文共生教育 [J].
孙杰远 .
教育研究, 2010, 31 (12) :51-55
[27]   技术风险引发的生态伦理思考 [J].
蔡永海 ;
王芸 .
贵州社会科学, 2009, (10) :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