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的现代性困境及超越

被引:18
作者
李世奇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布尔乔亚; 工具理性; 现代性困境;
D O I
10.16697/j.cnki.xdjygl.2018.12.001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教育的现代性是教育现代化题中之意。从历史语境分析,教育的现代性天然孕育于资本主义现代性土壤之中,依赖行政国家威权的助推,且日益呈现工具理性主义倾向。由此,中国教育现代化正遭受三大现代性困境:一是教育的现代性专注于提升受教育者竞争社会地位和强化资本货币的"布尔乔亚"人格困境;二是国家威权主义扩张对现代教育运行的羸弱独立性的裹挟和冲击;三是工具理性对现代教育的宰制。需界定相关"问题域",为超越现代性困境探寻出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2]   资本主义教育精神:教育的现代性困境 [J].
金生鈜 .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4, (06) :1-7
[3]   构建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思考 [J].
褚宏启 .
中国高等教育, 2013, (11) :14-16+26
[5]   教育秩序:教育制度建设的价值追求 [J].
冯海英 ;
李江源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9, 30 (05) :22-29
[6]   现代性困境与教育艺术 [J].
王世荣 .
高校教育管理, 2009, 3 (01) :33-38
[7]   论教育制度和教育制度公正 [J].
冯建军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16) :18-22
[8]   中国公民教育观发展脉络探析 [J].
朱小蔓 ;
冯秀军 .
教育研究, 2006, (12) :3-11
[9]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解读 [J].
丰子义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4) :53-62+206
[10]   资本与现代性的生成 [J].
鲁品越 ;
骆祖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3) :59-69+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