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压力法确定成藏期问题探讨

被引:16
作者
包友书 [1 ,2 ]
蒋有录 [1 ]
张林晔 [2 ]
李钜源 [2 ]
张守春 [2 ]
王茹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饱和压力; 成藏期; 油藏; 饱和原油; 生排烃; 济阳坳陷; 地层原油黏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饱和压力法确定油藏成藏期的原理和方法一直存在争议,在高勘探程度区济阳坳陷的应用中发现,该方法对许多油藏不适用,所推测的成藏深度和成藏期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以济阳坳陷众多油藏资料为基础,结合坳陷油气生成、运移过程中原油的饱和压力变化特点,就该方法对许多油藏不适用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济阳坳陷地下原油黏度影响因素较多,总体上与其是否为天然气所饱和关系不大;济阳坳陷古近系烃源岩生成并排出的大部分原油为欠饱和原油,大部分原油在欠饱和状态下运聚成藏是该方法对许多油藏不适用的主要原因,饱和压力法仅适用于原油在饱和状态下聚集成藏的油藏。据此认为:原油既可以在饱和状态下大规模聚集成藏,又可以在非饱和状态下大规模聚集成藏,因此,运用饱和压力法确定成藏时期前,首先要明确该油藏中的原油是在饱和条件下聚集成藏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79 / 3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石油与天然气运移.[M].李明诚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2]  
石油地质学.[M].张厚福等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3]  
石油地质学.[M].潘钟祥 主编.地质出版社.1986,
[4]  
石油地质学.[M].()莱复生(A.L.Levorsen)著;周家珩译;.地质出版社.1959,
[5]   准噶尔盆地陆东—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烃源岩 [J].
王绪龙 ;
赵孟军 ;
向宝力 ;
达江 ;
蒋宜勤 ;
刘翠敏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5) :523-530
[6]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烃源岩分布与含油气系统 [J].
何登发 ;
陈新发 ;
况军 ;
袁航 ;
樊春 ;
唐勇 ;
吴晓智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4) :397-408
[7]   准噶尔盆地油气成藏期次确定与成藏组合划分 [J].
张义杰 ;
曹剑 ;
胡文瑄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3) :257-262
[8]   东营凹陷压力系统发育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J].
张守春 ;
张林晔 ;
查明 ;
朱日房 ;
刘庆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3) :289-296
[9]   烃源岩生烃潜力恢复与排烃特征分析——以辽河西部凹陷古近系烃源岩为例 [J].
刘立峰 ;
姜振学 ;
周新茂 ;
马中振 ;
王乃军 ;
张凤奇 ;
林世国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3) :378-384
[10]   中国南方海相烃源岩生烃过程动力学研究 [J].
蒋启贵 ;
王延斌 ;
秦建中 ;
王勤 ;
张彩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2) :174-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