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产权:校企共同体产业学院建设的关键

被引:44
作者
蔡瑞林
徐伟
机构
[1]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校企共同体; 产业学院; 产教融合; 产权理论;
D O I
10.16697/j.cnki.xdjygl.2018.02.018
中图分类号
G717 [学校管理];
学科分类号
040108 ;
摘要
校企共同体产业学院是产教深度融合的新型办学实体,其培养产权具有不完全性,且是推进建设的关键所在。需要充分发挥校企共建产业学院的主导作用,建立"契约"和"非契约"混合实施策略,在培养产权的模糊界定过程中推进产教融合,对培养产权采取必要的非价格限制,审时度势界定公共领域的培养产权,才能有效提高产业学院治理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2]   基于校企共同体的“校中厂”运行机制及对策研究 [J].
张炜 .
职业技术教育, 2016, 37 (17) :12-15
[3]   高职教育的办学体制、财政体制与政校企合作机制——对浙江省高职教育资源获取的制度分析 [J].
郭建如 .
高等教育研究, 2015, 36 (10) :56-63
[5]   论巴泽尔产权思想的独特性 [J].
武建奇 ;
张润锋 .
当代经济研究, 2014, (04) :21-29+96+2
[6]   校企合作利益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及角色定位 [J].
陈胜 ;
王虹 .
现代教育管理, 2014, (03) :82-86
[7]   巴泽尔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架构探究 [J].
崔兵 ;
卢现祥 .
经济评论, 2008, (05) :134-139
[8]  
国家理论.[M].(美)约拉姆·巴泽尔(YoramBarzel)著;钱勇;曾咏梅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9]  
产权的经济分析.[M].(美)Y.巴泽尔(YofamBarzel)著;费方域;段毅才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