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性—被动性员工创新行为:基于挑战性—阻断性压力源双路径分析

被引:13
作者
杨皖苏 [1 ,2 ]
杨善林 [1 ,2 ]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2] 合肥工业大学过程优化与智能决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主动性—被动性员工创新行为; 挑战性—阻断性压力源; 工作资源; 主动性人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建立基于工作情境特质挑战性—阻断性压力源产生的主动性—被动性员工创新行为的双路径整合模型,并探索工作资源和主动性人格的调节效应。以408名企业一线员工为调查对象,结果表明:挑战性压力源通过支持路径促使主动性员工创新行为的产生;阻断性压力源通过压力路径促使被动性员工创新行为的产生;支持路径影响压力路径;工作资源越充足,挑战性压力源与组织支持之间的正向关系就越强,阻断性压力源与组织压力之间的正向关系就越弱;员工主动性人格越明显,组织支持与主动性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正向关系就越强,但组织压力与被动性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不受员工主动性人格特质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4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领导-成员交换与员工沉默行为:组织公平与传统性的作用[J]. 张端民.预测. 2017(03)
[2]   基于扎根理论的员工主动创新行为双路径产生机制研究 [J].
赵斌 ;
韩盼盼 .
管理学报, 2016, 13 (07) :1003-1011
[3]   建设性责任知觉对真实型领导与员工创新绩效关系的中介作用研究 [J].
杨浩 ;
杨百寅 ;
韩翼 ;
毛畅果 .
管理学报, 2016, 13 (04) :533-541
[4]   主动性人格、工作满意度与员工创新行为——对中国医药生物技术企业的实证分析 [J].
逄键涛 ;
温珂 .
科学学研究, 2016, 34 (01) :151-160
[5]   员工被动创新行为构念界定与量表开发 [J].
赵斌 ;
刘开会 ;
李新建 ;
毕小青 .
科学学研究, 2015, 33 (12) :1909-1919
[6]   组织支持、地位认知与员工创新:雇佣多样性视角 [J].
刘智强 ;
邓传军 ;
廖建桥 ;
龙立荣 .
管理科学学报, 2015, 18 (10) :80-94
[7]   变革型领导与员工任务绩效:主动性人格和领导-成员交换的作用 [J].
杨春江 ;
冯秋龙 ;
田子州 .
管理工程学报, 2015, 29 (01) :39-46+97
[9]   本土心理资本与职业幸福感的关系 [J].
吴伟炯 ;
刘毅 ;
路红 ;
谢雪贤 .
心理学报, 2012, 44 (10) :1349-1370
[10]  
挑战性-阻断性压力(源)与员工心理和行为的关系: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J]. 张韫黎,陆昌勤.心理学报.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