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认知、权力结构与国际冲突

被引:10
作者
康欣
机构
[1]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
关键词
地位认知; 权力结构; 国际冲突; 大国认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15 [国际问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一个国家的地位认知是由自我地位认知和他我地位认知互动形成的。在影响国际冲突的认知互动中,自我认知是行为体政策选择的关键,越是自我认知是相对强国的行为体,用武力方式解决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地区冲突的解决方式与冲突国的自我地位认知以及大国对该国在地区内的地位认定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大国对自我认知是强国的行为体在地区内的强弱地位的认定,构成了行为体选择争端解决方式的关键认知。如果大国认同、尊重该行为体是地区强国的事实,则该行为体在地区冲突中较少使用战争手段,并会采取搁置争议、谈判等方式解决冲突。相反,如果大国态度不明晰,否认或不尊重该行为体在地区内的强国地位,则该行为体在地区冲突中选择战争手段的可能性加大。中国的和平发展正是要力图避免做一个失败的体系挑战国家和失败的霸权国家,从而抛弃自视为强国去侵略他国的认知模式。这一研究有助于西方国家理解为什么当前的中国可以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18+159 +159-160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身份认知与不对称冲突 [J].
柳思思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1, (02) :114-127+159
[2]   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理论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外交战略调整 [J].
何理 .
中共党史研究, 2010, (04) :14-21
[4]   战争的讨价还价理论——探索战争的理性主义解释 [J].
焦兵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9, (02) :13-23+3
[5]   中国外交讨论中的“中国中心主义”与“美国中心主义” [J].
唐世平 ;
綦大鹏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8, (12) :62-70+5
[6]   走向破裂的结盟:中苏同盟研究的新进展 [J].
徐思彦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5) :142-150+160
[7]   中苏同盟破裂的原因和结果 [J].
沈志华 .
中共党史研究, 2007, (02) :2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