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酒精饮料中的氨基甲酸乙酯
被引:17
作者:
陆健
机构:
[1] 无锡轻工业学院发酵科学与工程系
来源:
关键词:
葡萄汁;
研究者;
日本;
尿素含量;
酒精饮料;
饮料酒;
氨基甲酸;
酿造酒;
黄酒;
煎酒;
葡萄酒;
果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75 [清凉饮料];
学科分类号:
083203 ;
摘要:
<正> 自从1943年,Ncttle ship用实验证明了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简称EC)具有致癌作用后,1971年Lofroth和Gcjvall在发酵食品中发现了EC,并测定了葡萄酒中的EC含量。1976年,Ough发现在酒精饮料中含有EC。由于EC的致癌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和加拿大。日本等国都提出了酒精饮料中EC的限量标准,世界各国逐渐重视对EC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在EC的形成机理,测定方法和降低其含量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29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