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视角:中小学择校现象的成因分析

被引:4
作者
郑旭敏
机构
[1] 温州大学
关键词
择校现象; 社会心理学; 教育公平; 教育崇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3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择校现象社会心理方面的原因与家长的从众心理、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成就动机有密切关系,而产生该现象的根本原因则是中国由来已久的教育崇拜心理。家长们应改变固有观念,以彰显教育公平和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1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择校治理政策的次优选择——基于公众择校行为与态度调查的分析 [J].
曾晓东 .
教育发展研究, 2010, 30 (02) :18-22
[2]   农村中小学生择校问题研究 [J].
刘学东 ;
李敏 .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0, (01) :1-3
[3]   择校的教育社会学分析 [J].
陈国华 .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9, 15 (06) :1-3
[4]   择校现象的国际观察与我国的政策选择 [J].
王晓辉 .
比较教育研究, 2009, 31 (08) :47-51
[5]   教育消费者、学校与政府之间的博弈——中小学择校现象及治理研究述评 [J].
田汉族 ;
杨柳 .
中国教育学刊 , 2009, (03) :14-17
[6]   对择校热背后的基础教育的思考 [J].
罗晓燕 .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 23 (01) :46-48
[7]   对普通中学择校现象成因的社会学分析 [J].
李军阳 .
法制与社会, 2008, (27) :231-231
[8]   政府在遏制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中的角色研究 [J].
孙艳丽 .
中国电力教育, 2008, (15) :1-3
[10]   对中小学择校问题的再思考 [J].
严云芬 ;
何齐宗 .
江西教育科研, 2006, (08) :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