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原闪电特性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17
作者
林志强 [1 ,2 ]
假拉 [2 ]
罗骕翾 [3 ]
文胜军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西藏自治区气象台
[3] 西藏自治区气象局防雷中心
关键词
闪电; 时空分布; 闪电强度; 累积概率; 西藏高原;
D O I
10.19517/j.1671-6345.2012.06.022
中图分类号
P427.32 [不稳定天气的电];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西藏高原闪电监测系统的闪电监测资料,分析了高原闪电分布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高原的闪电平均强度为61.89kA,负闪占闪电总数的78.2%,平均强度55.97kA,正闪占21.8%,平均强度83.14kA;雨季前的闪电中主要为正闪,正闪占73%;而雨季期间的闪电中,正闪仅占闪电总数的9%;闪电频次的日变化特征呈单峰型分布,主要集中在15:00—21:00这段午后至夜间的时段内,且在17:00达到峰值,与午后至夜间这段时间为强对流发生条件较好的时段相一致,03:00至12:00左右是高原闪电低发时段;闪电的高发地区为那曲地区中东部、昌都地区西部、日喀则地区东部及山南地区,其中负闪有两个强中心,分别位于那曲地区的嘉黎县和山南地区的朗卡子县,而在南部的错那县也为正闪强中心;闪电强度表现为冬季高、夏季低,各月的闪电平均强度均在50kA以上;拟合出高原地区的总闪、正闪和负闪的雷电流强度累积概率方程,拟合率均达0.99以上。
引用
收藏
页码:1002 / 100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近30年西藏地区雷暴变化特征 [J].
任景轩 ;
朱克云 ;
张杰 ;
假拉 ;
万文龙 .
气象科技, 2011, 39 (03) :289-294
[2]   伊犁地区雷暴日特征和雷电防护等级区域划分 [J].
保尔汗江·买买提 .
气象科技, 2010, 38 (06) :810-812+855+813
[3]   湖北地区云地闪电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J].
王学良 ;
刘学春 ;
黄小彦 ;
史雅静 .
气象, 2010, 36 (10) :91-96
[4]   北京地区雷暴过程闪电与地面降水的相关关系 [J].
郑栋 ;
张义军 ;
孟青 ;
吕伟涛 .
应用气象学报, 2010, 21 (03) :287-297
[5]   西北太平洋地区强台风的闪电活动特征 [J].
潘伦湘 ;
郄秀书 ;
刘冬霞 ;
王东方 ;
杨静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0, 40 (02) :252-260
[6]   山东地区闪电密度时空分布特征 [J].
张文煜 ;
朱睦正 ;
左迎芝 ;
张宇 ;
井小海 .
气象科学, 2010, 30 (01) :132-136
[7]   首都机场夏季雷暴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J].
丁叶风 ;
李秀连 ;
田勇 ;
谢坤 .
气象科技, 2009, 37 (04) :420-424
[8]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闪电特征及其与强度关系的初步分析 [J].
雷小途 ;
张义军 ;
马明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9, 31 (04) :29-38
[9]   海南雷暴气候特征及大气环流背景分析 [J].
郭冬艳 ;
辛吉武 ;
吴胜安 ;
姜涛 ;
杨昌贤 ;
陈红 .
气象科技, 2008, (04) :404-409
[10]   青藏高原雷暴的闪电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J].
张廷龙 ;
郄秀书 ;
言穆弘 .
高原气象, 2007, (04) :774-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