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择塘村水务工程中的水权与林权

被引:9
作者
张佩国 [1 ]
王扬 [2 ]
机构
[1] 上海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
[2] 中共上海市青浦区委党校
关键词
整体生存伦理; 历史的民族志; 水权; 林权;
D O I
10.15992/j.cnki.31-1123/c.2011.02.008
中图分类号
D922.6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F323.2 [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082802 ; 082803 ; 120405 ;
摘要
本文以"事件束"为切入点,遵循"整体生存伦理"的民族志认识论原则,把林权与水权置于当地人的生存智慧与道德表述中,从"他者"的视角全面审视林权与水权的历史实践,揭示林权与水权背后的民间法秩序。
引用
收藏
页码:170 / 193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整体生存伦理与民族志实践 [J].
张佩国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32 (05) :49-55
[4]   率由旧章:前近代汾河流域若干泉域水权争端中的行事原则 [J].
张俊峰 .
史林, 2008, (02) :87-93+190
[5]   民间法秩序的法律人类学解读 [J].
张佩国 .
开放时代, 2008, (02) :119-128
[6]   复合产权:一个实质论和资本体系的视角——山西介休洪山泉的历史水权个案研究 [J].
张小军 .
社会学研究, 2007, (04) :23-50+243
[7]   灌溉、环境与水利共同体——基于清代关中中部的分析 [J].
钞晓鸿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4) :190-204+209
[8]   晋水流域36村水利祭祀系统个案研究 [J].
行龙 .
史林, 2005, (04) :1-10+123
[10]   明清以来山西水资源匮乏及水案初步研究 [J].
行龙 .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0, (06) :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