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荧光光谱法的植物油加热氧化规律

被引:10
作者
赵守敬
陈斌
陆道礼
机构
[1]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关键词
植物油; 氧化; 荧光光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21 [基础理论];
学科分类号
083202 ;
摘要
为了探寻食用植物油加热后的氧化现象与荧光光谱之间的变化规律,采用了分子同步荧光法和LED固定波长激发的发射荧光光谱法,其中同步荧光光谱法的检测条件是激发波长190~800 nm、波长间隔10 nm,LED激发的发射荧光光谱法的检测条件是固定激发波长为425 nm,同时检测了5种食用植物油(一级大豆油、花生调和油、色拉油、芝麻油、棕榈油)不同加热时间下的两种荧光光谱,发现食用植物油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其同步荧光光谱和固定波长激发的荧光光谱都呈规律性变化,同步荧光光谱的变化更具明显,加热后的分子同步荧光光谱在430~490 nm波长区域都产生了新的荧光峰,试验表明植物油的荧光分析可作为研究食用植物油加热氧化过程的一种手段,试验证明,通过分析同步荧光光谱的变化可以定性分析常用食用植物油的氧化程度,并可以区别出5种食用植物油的种类。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0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荧光分析法.[M].许金钩;王尊本主编;.科学出版社.2006,
[2]  
荧光分析法.[M].陈国珍等编著;.科学出版社.1990,
[3]   Rapid synchronous fluorescence method for virgin olive oil adulteration assessment [J].
Poulli, Konstantina I. ;
Mousdis, George A. ;
Georgiou, Constantinos A. .
FOOD CHEMISTRY, 2007, 105 (01) :369-375
[4]  
Quantit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ed fatty acids in frying fats.[J].G. Márquez-Ruiz;M. Tasioula-Margari;M. C. Dobargane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il Chemists’ Society.1995, 10
[5]   用三维荧光光谱法测定8种植物油脂的荧光信息 [J].
王艳 ;
范璐 ;
霍权恭 ;
胡乐乾 ;
江秀明 ;
向国强 ;
赵文杰 ;
朱桃花 ;
井银成 .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1 (06) :36-39
[6]   植物油的荧光光谱法研究 [J].
方惠敏 .
生物学杂志, 2009, 26 (06) :83-85+91
[7]   食用油氧化机理及检测方法研究 [J].
邓鹏 ;
王守经 ;
王文亮 .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8, (08) :17-19
[8]   煎炸食用油质量变化的同步荧光光谱研究 [J].
贾艳华 ;
徐晓轩 ;
杨仁杰 ;
梁骏 ;
周新勇 ;
张存洲 .
光子学报, 2006, (11) :1717-1720
[9]   食用油加热后荧光强度变化的实验研究附视频 [J].
陈慰宗 ;
宋应谦 ;
张振杰 ;
侯洵 .
光子学报, 2000, (05) :478-480